2022年“十项任务”|保护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脉(4)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唐宫夜宴》的大火,让河南博物院走进观众的视野,也让业界看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另一番盎然图景。马萧林认为,展示方式上要善于使用新技术,而技术的应用更要拿捏好“度”,在陈列展部分还是要坚持“静”的原则,但是在数字馆这样的互动空间中就会有很多“动”的元素,展示方式很多都要更新,包括场景复原、VR或AR等呈现方式配合展览,协助观众理解观展。目前,河南博物院正在打造1000余平方米的数字馆,将采取沉浸式和互动式,实现静态文物与观众的动态交流。
“智慧博物馆里的文物一定是‘活’的。而要让文物活起来,就要会讲故事。”马萧林举例,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使用的乐器均是从河南博物院的音乐文物中复制而成的,包括骨笛、琴瑟、编钟、编磬、陶埙、排箫等多种乐器,乐团可以演奏古乐,也可以演奏现代乐曲,“在乐团成立的20多年时间里不断创新,演奏员都身着古代的服装,最近又借助最新科技手段,让文物的原型切换成我们的演奏员,更加具有沉浸式体验。”
“文物价值的当代表达很重要,要尽量做到古为今用,作为文博人,要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懈怠,要勇于创新,才能让博物馆不断发展,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马萧林说。
的确,“智慧”的博物馆离不开“智慧”的文物守护人。在文博事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长远健康发展,要靠机制,更要靠人才。作为从业30余年的文博“老兵”,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始终关心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我国博物馆目前有5000多个,全国文博从业人数却仅有20万人,其中还有部分并不直接在博物馆工作。全国每年新增的博物馆数量可观,文博从业者尤其是年轻人才却不增反减。”
近年来,魏学峰一直在为加强“国宝守护人”的培养鼓与呼。在他看来,要让文物走进国民生活,与人民零距离接触,加强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是必由之路,这一过程,不仅带来文物与观众的深度互动,更催生了大量数字服务和产品设计要求,新的展陈方式、展陈内容和观展方式,需要有与之匹配的人才队伍,双向推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他建议,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将数字技术纳入教育体系;博物馆可尝试建立数字展陈部门,区别于传统展陈思路,深入研究数字化、智慧化呈现,最终建立起一支既懂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到,“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非遗教材,鼓励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