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革新宋词的功与过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全能”作家。他于诗、文、词、赋都有极高造诣,而在词史上的独特作用与地位,尤为引人注目。清末词学家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有云:“有宋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可见,苏轼对宋词的革新与发展功不可没。
在苏轼以前,北宋词坛上,是婉约派占据统治地位,内容大抵以写男欢女爱、风花雪月、离愁别绪之类为主,被囿于“艳科”的樊篱之中。其间,范仲淹、柳永、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对此虽有所矫革和突破,但未成风气,影响不大。一旦横绝一世的文学巨匠苏轼闯入词的领域,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有勇气也有能力冲破这种传统的狭小的框架,使词成为士大夫抒写怀抱、议论古今的工具,词风也随之一变。南宋初年的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段话虽然贬柳词及前人词太过,却确实指出了苏轼对词体革新的杰出贡献。需要指出的是,苏轼对词的革新,不是局部的,而是多方面的。
开拓题材,放大词境
苏轼革新宋词的功绩最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对题材的开拓和词境的放大上。比之晚唐五代及北宋初期的词,苏词真有“一先万古凡马空”气象(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六《新轩乐府引》)。他将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进而推之于词的领域,用词的形式表现诗文的传统题材,诸如咏史怀古、政治时事、山水田园、赠答伤悼等,无一不可入词,使词“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须溪集·辛稼轩词序》)。
试看他的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诗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冬季,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写的。作品通过出猎盛况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全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壮志,不但场面壮观、气氛热烈,而且格调高亢、笔力健劲,所取意象亦大异于婉约词人,与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最早把词中历来香而软的儿女柔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同仇敌忾的英雄气,为以辛弃疾为代表的南宋爱国词开了先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