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新书速递|美国与奥斯维辛之间的逃亡者(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在整个1930年代,纳粹政权颁布法律,剥夺了德国犹太人的公民权,在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驱逐犹太人——经济部门、政府、媒体,以及教育、社会与文化机构。在这一时期,纳粹政权针对犹太人的政策是鼓励他们移民。然而,纳粹的政策将犹太人逼入贫困的境地,加之反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盛行,致使犹太人很难找到栖身之所。
居尔难民营(本书故事的主要发生地)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事态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在所有纳粹占领的土地上,犹太社区成了驱逐、迫害与暴力活动的目标。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在那以后,纳粹政权开始系统性地枪杀犹太人,后来又转而进行“工业化”的毒气室谋杀。
早在1933年,美国人便能读到关于纳粹迫害德国犹太人的准确信息。在报纸头版,关于新上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及其新政的报道紧挨着德国人抵制犹太人的生意、焚烧犹太人著作及其他“禁书”的报道。
作为对这些新闻的回应,一些美国人集会、抗议,并开始抵制售卖德国商品的商店。数百封请愿信从美国各地发出,要求政府官员抗议纳粹对于犹太人的暴行。然而,在1933年,美国与其他很多国家认为外交抗议侵犯了德国的国家主权,违背了公认的国际准则。那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攻击自己的公民并不违法。
同时,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一如既往地不想扩大1924年拟定的、不允许更多移民进入美国的限制性移民配额。1933年至1938年期间,分配给德国的移民配额没有用完;到1939年年初,多达24万德国人申请了美国移民签证,其中大多数是犹太人,如此密集的申请致使审批工作被积压多年。虽然当时美国人不知道犹太人大屠杀将要发生,但他们确实知道在纳粹德国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而且事态将持续恶化。然而,除了一些勇敢的个人外,美国人并未表明立场。
在《弃民》一书中,迈克尔·多布斯再现了德国小镇基彭海姆(Kippenheim)与居住在那里的犹太社区成员的真实经历。与其他人类聚居地一样,基彭海姆是一个充满梦想与野心、友谊与家族亲情的小世界。多布斯之所以能够用文字将我们带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要归功于海量可用的档案材料、照片与口述史资料。对于大多数社区,尤其是大多数犹太人大屠杀被害者曾居住的东欧社区来说,这样的记录即使得以保存至今,也比基彭海姆的记录要零碎得多。基彭海姆记录翔实的故事是一个使人感到痛苦的提醒:基彭海姆只是整个欧洲大陆被摧毁的约4000个犹太社区之一。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