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奠基、拓展和深化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哲人追“思”⑮】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奠基、拓展和深化
——庄福龄的学术贡献研究
聂锦芳(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是标志性的成就之一。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园地,尽管苏联和东德学者使用过“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等概念,但是,是中国学者明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一学科方向。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奠定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并不断拓展和深化,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特色”。其中庄福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出了杰出贡献。认真回顾和总结先辈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对于在新的时代境遇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奠基、拓展和深化


庄福龄(1929—2016年),江苏镇江人。1947年进入国立上海商学院学习,1951年起担任上海财经学院教师。1953年至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参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先后任该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庄福龄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参与策划、主编的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该学科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巨著;他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创立者之一,担任该学会会长长达28年(第一至六届,1979—2007年),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为学科体系奠基
1929年1月17日,庄福龄出生在江苏镇江一个贫民家庭。1947年他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1951年起在上海财经学院任教。适逢新中国开始系统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人才,庄福龄于1953年至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原高等教育部根据中央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他参与了筹建工作,并先后任该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