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星河,他助“神舟”奔向月球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前不久,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先后完成了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二次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数月前,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直冲云霄。彼时,作为神舟飞船的设计者之一,黄震看着手机直播画面,气定神闲。
在这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型号副总设计师的记忆中,神舟八号发射时,他紧张到手心冒汗、睡不着觉。后来每次神舟飞船发射,他多少都有些紧张。但是,到神舟十四号发射的时候,他已变得从容淡定。究其原因,黄震说,“底气来自神舟飞船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如今它已越飞越稳健”。
在太空完成“穿针引线”
黄震的航天梦源于2003年。那一年,他在北京大学物理专业读大三。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当时他暗下决心,要做一名航天人。
7年后,黄震博士毕业,正式入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刚参加工作,他就参与了神舟八号任务,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中第一次进行交会对接的型号。
那时,包括黄震在内的很多人对将上演的“太空之吻”充满想象。在飞控环节,他担任的是“长城岗”。从火箭点火发射的那一刻起,黄震便紧紧盯着屏幕,一刻都不敢松懈。
“长城报告,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北京飞控中心传来黄震的报告声。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飞行速度达到7.8公里/秒,让两个高速运动的飞行器交会对接于一点,相当于在太空中完成“穿针引线”。
“想顺利完成对接,就需要对飞行器实现精确控制,特别是当神舟八号一步步逼近天宫一号时,需要追一步、看一看。”黄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外人看来,神舟八号的飞行轨迹走走停停,其实那是神舟飞船在严格按照飞控人员的控制指令“赶路”。
“两个飞行器每通过一个环节,我就撕掉用不着的预案,真的非常开心。”黄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交会对接成功的一刹那,几百项预案被他全部撕完。
从解“填空题”到答“论述题”
2013年前后,美国的龙飞船已经实现了近地货物运输,用于载人登月的美国猎户座飞船、俄罗斯雄鹰号飞船也已开展研制,如果不抓紧论证我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中国的载人航天将被国外远远地抛在后面。
就在这时,黄震被幸运地选中,担任总体技术负责人,开始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和载人登月的论证工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