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让人想尖叫的绝望之作,魅力为何不亚于《蒙娜丽莎》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国宝级艺术家,也是享誉全球的表现主义大师。他的《呐喊》是当今世界认知度最高的艺术作品之一。
近日,爱德华·蒙克的多件作品正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展出。
这位天才画家用画笔记录着病痛、死亡、失去与焦虑,同时也歌颂着生命、爱与自然。
仿佛听到天地间传来尖叫
有人说,爱德华·蒙克的《呐喊》的声名仅次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句话可能言过其实,但《呐喊》的构图与用色,从创作之初就令人印象深刻。
蒙克从1892年就开始酝酿这一主题,画面也随着作品的命名不断调整。它原本被画家称为《黄昏时分的情绪》,后来在几个诗人朋友的建议下,改名为《绝望》,最后定名为《呐喊》。
1892年1月22日,正经历人生至暗时刻的蒙克在笔记里以极具诗性的语言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我与两个朋友走在路上,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我感到了一丝伤感,天空倏然间变得血红。我停下脚步,倚靠在栏杆上,累得要死,我望向那些如血与剑一般的火红云朵,望向蓝黑的峡湾和城市。朋友们走远了,我还站在那里,因焦虑而战栗。我仿佛听到天地间传来尖叫,那尖叫声响彻寰宇,经久不息。”
在依此萌发的画作里,蒙克先是创作了一幅略带素描特征的作品,黄昏的天空如一片火海,画面的其他部分笼罩着夜晚的幽蓝之光。在《呐喊》最初的版本中,画中人是一个头戴矮礼帽的半身人像,他站在栏杆旁,远处有两个男子渐渐隐出画面。为了通过透视营造出一种吸引力,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绘画主题的前方,蒙克特意创作了一道栏杆。后来,无论这幅画怎么变化,栏杆这一元素都被保留了下来。
1893年秋天,蒙克又创作了一个新版本,画中的天空依然是血红色,远处泊着帆船,只是倚靠栏杆的那个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后人熟知的形象——黄色面具下的躯体瘦得不成样子,并随着贯穿画面的波纹而摆动。透过画面,几乎能感受到扭曲的面孔发出的尖叫。而画面背景中那两个人似乎什么也没有听见,依旧气定神闲。在多个版本的《呐喊》中,都充满着紧张的情绪,那尖叫声正如蒙克笔记里说的那样:“响彻寰宇,经久不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