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树葬、花坛葬……那些非传统“身后事”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新黄河记者:李运恒
儿子和儿媳手捧着父母的骨灰,再无其他亲属跟随,完成了一场安静的树葬。
这是三年前发生在郑州福寿园陵园的一幕,当天正在举办一场公益树葬,其他亲属不参与的情况非常罕见,因此工作人员刘悦对他们印象深刻,从侧面打听获知树葬遵从了逝者老人的遗愿,但也担心其他亲属有想法,所以只有老人的儿子儿媳前来。
公益树葬的纪念玻璃墙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树葬、海葬,以及更广范围的生态葬、节地葬等被关注,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依法推行遗体火化、骨灰或遗体公墓内集中安葬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更多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安葬方式。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全国各地,参与公益生态葬的家属还会得到相应补贴。
相对传统殡葬,公益树葬不留碑甚至不留名,即便是商业性质的树葬也与传统墓碑不同,而海葬更与传统思想中的“入土为安”相悖。“希望逝者亲人有一块墓碑或地方进行缅怀”,成为一些家属不愿接受生态葬的主因。身后大事,始终关乎理解与认知。
多年来,生态葬依然是一个需要慢慢接受的过程。
关于生态葬的那些事
海葬、树葬、花坛葬等,似乎总会跟浪漫主义相连。
“将来子女可以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想念的时候就去看看海,甚至出海玩玩,感觉还挺浪漫。”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对海葬的看法。一年前,贵阳市汪滨的外公和外婆进行了集体海葬,“我从小跟外公外婆一起长大,感情特别好,外公去世之前就曾经买过墓地,退休后偶然看报纸知道海葬的事,就跟外婆商量,两个人认为都可以,其他家人也就都遵从了老人的意愿,并把已经购买的墓地退掉。”2019年、2020年,汪滨的外婆和外公相继去世,两位老人的骨灰均做了留存,并于2021年清明节前后,在深圳大鹏湾附近指定海域举行了海葬仪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