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理:与土相伴“半生缘”(6)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她也强调,数字土壤只是科学数据,将其应用于各行业还需要做进一步开发,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更多优秀的、有经验的科研人员长期投入这类研究。“专业科研院所不应该将论文点数作为科研人员和科研院所的主要考核指标,要把人员和时间更多放在真正有用的研究上。目前这种量化考核,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优秀的科研人员进入需要长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论文产出少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需要更加科学的科技考核评价机制保驾护航。”张维理说。
言及科研环境时急切;谈到工作时坚毅;说起同事时真诚;想起女儿时动情……这就是真实的张维理,一名致力于解决更多事关“吃饭”实际问题的普通农业科技工作者。
对于与土壤相伴的“半生缘”,她的眼里都是别人的辛苦:
能完成全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她十分感谢赵其国院士、刘更另院士等我国老一代土壤科学家的长期支持,还有科技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几代领导的持续支持,“这一研究的实际实施期长达21年,没有这些部门在实施年限上给予的充分理解,就没有这一成果。”
默默守护土壤图的全国各地土壤专业人员也极为不易,是他们的责任心,让图纸能保存至今。没有这些图纸,就没有数字土壤。
同事们的付出也令她感动。“徐爱国、张认连我们共同工作了20多年,她们从青年博士成长为中年女科学家,几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她们既要对得起家庭,也要对得起自己,为社会作出贡献。”
张维理又何尝不苦,可她不愿意分享这些往事。从她同事的口中,记者了解到,回国初期,她没有实验室和住房,很长一段时间借住在徐冠仁院士家。直到后来,所里给她安排了单身宿舍。多少个加班的夜里,她将女儿放在自行车后车座上,从研究所载回家。
2002年,她在一次例行体检中查出了肾上肿瘤。这一消息最初令她十分震惊,但很快就重新调整好心态,迅速安排好所有手边的工作,以乐观、平静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德国治疗期间,她给团队成员写了一封信:“在德国的家环境幽雅,距家30分钟车程就是威廉二世15世纪建成的宫殿。我更期待能尽快重新开始在北京、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有中国农业这样的特点和问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给予农业科研工作者这么多挑战与机遇……”
“做农业,哪有不吃苦的。”张维理说,“我青年时期吃过苦,现在才会坦然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记得女儿成人礼时,张维理曾写下一封信,信中的第一条建议便是不怕吃苦。“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吃一点苦,长大以后才具备为社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的基础。犹如未经过严冬的冬小麦,由于缺少必要的低温发育阶段,到收获时不能抽穗结实,只能虚负此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征南
图片:均受访者提供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何连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