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重修的塔尖,藏着哥特建筑的秘密(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圣母院中厅的结构为早期哥特教堂惯用的双开间模式,即由中厅每侧三根柱子(两侧共计六根)之间的两个开间为一个基本单元,上部支撑着一个六瓣拱顶,以此为单元不断重复。双开间、六瓣拱顶构成圣母院中厅的基本节奏与韵律。
除了极其高大,圣母院中厅最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是柱子与侧墙形成的强烈对比。中厅列柱为巨大的圆形墩柱,柱头类似古典的科林斯柱式,远不及后世哥特大教堂的立柱来得轻盈,展现了早期哥特建筑处于罗曼式向哥特式过渡时期的形态特征。
恰如雨果所言,圣母院的下半部分扎根在罗曼层,上部则已来到哥特层。圆柱上部的墙体显得极其轻薄、通透,最精彩的创造在于圆柱柱头上升起三根一组、极为纤细的束柱(即由多根小柱组合成一根大柱,犹如一束花茎的造型),它们毫无阻碍地从圆柱柱头一直延伸到拱脚,并通过一个小巧的柱头与一系列轻盈的肋拱相连,体现出极其强烈的向上飞举的态势——酷似从一株株粗壮的树干上抽出一条条柔美纤细的枝条。这是巴黎圣母院有别于其他哥特大教堂的最为动人心魄的手笔。
巴黎圣母院圆形墩柱和束柱的造型对比。袁牧 摄中厅内立面原始的设计分成四部分,自下而上分别为拱廊、高侧廊、圆形小窗和高侧窗。这是由圣母院的前辈如努瓦永、拉昂及苏瓦松大教堂逐渐发展完善的内立面四段式构图,其中一个细微差别是,圣母院第三层是圆窗,而另三座教堂第三层是十分低矮的高侧廊。
十三世纪早期,圣母院中厅内立面被改建成现在所见的三段式,由拱廊、高侧廊加上顶部十分高大的高侧窗(占据此前圆窗加高侧窗的高度)组成。十九世纪改建时,维奥莱-勒-杜克在一些局部(如临近十字交叉处的若干开间内)尝试着恢复了原始设计的四段式构图。
巴黎圣母院十字交叉处内立面第三、四层的小圆窗和小高侧窗。王南 摄教堂室内的光线绝大多数来自西立面和横厅的三大玫瑰窗,以及环绕建筑一周的高侧窗,这些巨大的窗户拥有瑰丽的彩色玻璃,阳光透过窗户变得神秘莫测、美不胜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