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讲堂丨詹丹、于颖:江南的织造(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于颖,女,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工学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13年大英博物馆访问学者。海内外发表独著论文《罽论》《gu’s embroidery》等十余篇,参与编著《顾绣》《中国纺织通史》等五部书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出土缂织物调查、整理和工艺交流研究》课题。
江南地区自古水系比较发达,水质和土壤对桑蚕业非常有帮助,在大规模种植桑树之后,江南地区特别是太湖流域,所产桑叶营养好,喂桑养蚕而出的丝质优,强度高且纤细。丝织品的精致程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缫丝所能达到的精细程度,并且不仅要蚕丝细,同时要求强度高。天然纤维里面,桑蚕丝的强度是最大的,决定了丝绸纹样织造所能达到的精致度比其他天然纤维都要高。所以江南丝绸在海内外闻名遐迩,而我们熟知的绫罗绸缎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一、绫的故事
绫是取它的光泽花纹如冰凌闪烁而得名,在书画装裱和日常生活服用中都会使用绫。绫的著名代言人要数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所写脍炙人口的《缭绫》诗歌让江南的缭绫受瞩目,诗文中将绫比一直流行到唐代的绮(暗花丝织物)要更为名贵、受人喜欢的原因一一道来。
北朝盘绦“贵”字纹绮 局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我们看到这个浅紫红色丝织品就是是绮,它主要是暗花的,纹样中有个“贵”字,然后是连环套叠构成循环图案骨架。白居易在诗文中说:缭绫非常轻薄、飘逸,光泽特别好。说到纹样特点时,写道“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这个比绮更好的特点让白居易尤为喜爱绫,绫丝质光泽好,纹样忽隐忽现,变幻而有奇趣。相比缯与帛这类已经是丝织品中属于特别精细轻盈的织物而言,缭绫更加绝美。在谈到织造这种高品质丝织物时,更是以绘声绘色描述“扎扎千声不盈尺”来突出辛苦万分的过程。可以想象出当时织女们要织造一寸缭绫所花费的工夫或许是一般绢帛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故而由缭绫做成“春衣一对直千金”。最后白居易有感而发说要是知道是怎么辛苦织出来,就应该也会珍惜它。如此不一般的唐缭绫因唐敬宗为体恤民情而一时免去缭绫上贡,然而唐穆宗即位后不舍而命复织进贡。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