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碳原子的脚步,重新游历138亿年的万物演化之旅(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02
从宇宙大爆炸到地心之谜,
从超高压技术到量子计算,
汇聚全球多领域科学家前沿成果,颠覆认知!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有一句名言:“我们都是由星尘组成的。”而科学家近期发现,我们也都是由“大爆炸的物质”组成的。
当被问起大爆炸最初的几分钟都产生了哪些物质时,通常的答案是:略少于25% 的氦、大约75% 的氢以及微量的氘和锂。事实上,在大爆炸发生后第3—20分钟,宇宙中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剧烈运动,较大的原子核“碎片”之间发生碰撞,促使质子和中子形成了更复杂的组合。但因为这些合成新元素的路径成功概率过小、难以推演,并且需要用超级计算机进行超额计算,会花费大量成本,仿佛得不偿失。
意大利天体物理学家法比奥·约科勇敢踏进了这个未知领域,通过运算得出了100多种可能的核反应路径,其研究表明:大爆炸中大约每4.5×1018 个氢原子核中就会出现1个碳-12 原子核。宇宙从大爆炸核合成中诞生时,至少产生了1080个氢原子,仅通过简单的除法我们便可以得知,大爆炸核合成产生了超过1061个碳原子!我们身体中碳原子的数量超过1026个,其中难免会混入大爆炸核合成中产生的碳原子,它们已经与后来在恒星中形成的碳原子密不可分。
现在我们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我们体内的碳原子其实并不像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全部形成于恒星当中,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于最初的宇宙大爆炸,这要一直追溯到138亿年前,时间诞生的时候。

跟随碳原子的脚步,重新游历138亿年的万物演化之旅


恒星并不是碳的唯一起源
当然,地球和生命所需的碳远远超过大爆炸熔炉早期直接产生的碳,要发掘碳元素的巨大宝藏,我们必须将目光投向宇宙中明亮的恒星,而关于恒星中碳的故事,则要依赖于哈佛大学一群非凡女科学家取得的成果,这群被称为“哈佛计算机”的女性完成了分析恒星光谱的艰巨任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安妮·坎农(Annie Jump Cannon),她提出了以恒星温度排序的哈佛恒星分类法。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女性都被很多科学领域排除在外,坎农的成功也显得尤为珍贵,哈森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这段值得纪念的故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