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自有后来人》:现代典雅创新与文学性欠缺丨新批评(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记得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看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自有后来人》,又多次看过京剧《红灯记》。京剧的剧情、人物、唱腔,乃至一些念白,一直没有淡忘。时隔多年出现的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该怎么演?演得怎么样?心里便很有些期待。
在今天看来,昆曲似乎跟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有所隔膜。其实昆曲并非绝无烟火气,也有与时代密切同步的时事剧,传递社会各阶层的心声。演绎明代朝廷政治风云的《鸣凤记》就是一个典型。清末,思想家梁启超省悟到大众启蒙的重要,在这种状况下,他也与昆曲结缘,写过几出时事剧。至于梅兰芳、周信芳等艺术大家,生前也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演绎文明戏。所谓文明戏,正是现代戏。
显然,昆曲能不能演现代戏,并不是什么问题。怎样以旧瓶装新酒,以古曲奏新声,却是充满了重重矛盾。昆曲不同于其它剧种的板腔体,而是曲牌体。从诞生之日起,唱的便是曲牌的旋律。明清以来流传的昆曲曲牌多达两千余支,加上变体,总数将近四千五百支。人们将之编成“九宫十三调”套数(用于昆曲演唱的主要是“五宫六调”)。套数对明清传奇的创作是有利的,但因为过于严格,对舞台演出很有制约。《自有后来人》采取“破套存牌”的方式设计唱腔,大胆地打破宫调套式的枷锁,召唤曲牌音乐旋律的个性之美。这样做,也许称不上是“原汁原味”,但恰恰能让昆曲曲牌更好地演绎主题,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昆剧《自有后来人》:现代典雅创新与文学性欠缺丨新批评


比如,李玉和辞别母亲一场,先是抒情的【南集贤宾】,接着是酣畅淋漓的【风入松】,填入吻合主人公性格和行为特征的词句,唱得严丝合缝,感人至深。第八场“脱险”,李铁梅的四段曲牌【端正好】、【朝天子】、【叨叨令】、【后庭花】,是整场戏的核心唱段,她的内心情感也随着唱腔层层递进。但没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揭示历经生离死别的理想抉择和革命担当,以演绎“自有后来人”的主题。这清楚地体现了昆曲的现代感。
与《红灯记》以李玉和为主角不同,昆剧《自有后来人》围绕李铁梅展开情节。饰演者罗晨雪,是上海昆剧团第四代传人,闺门旦演员。她习惯于扮演大家闺秀如《长生殿》里的杨贵妃、《牡丹亭》里的杜丽娘等,与跳火车、捡煤渣的李铁梅,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但在前辈艺术家的指导下,她很快把握住剧中人的性格脉络,演得既活泼率真,又坚毅顽强,令人久久难忘。年逾八旬的蔡正仁,一向以大官生扮演唐明皇,蜚声昆曲舞台,这次饰演反派人物——有过从医经历的日寇军官鸠山。他用真嗓演唱,十分契合人物特色,将鸠山表面上斯文儒雅,内心奸诈凶狠,从开始时的气势汹汹,到后来的猥琐卑贱,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也给昆曲舞台带来了现代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