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前的今天,那对双胞胎兄弟完成了《大闹天宫》上集(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现场照片
万籁鸣1954年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动画片导演。他回忆起当年在六、七平方米的亭子间里艰苦奋斗时曾向弟弟们戏言,“将来我们会有一座大楼”。等真的有了大楼,万籁鸣就想实现另一个夙愿:将《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绘制成动画电影。1964年《大闹天宫》下部完成拍摄时,万籁鸣已经64岁了。
追随兄长进厂的万古蟾则带团队投入剪纸动画片的创作、研制工作,将皮影戏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结合,巧妙运用到美术电影中来,开创了中国美术片的新片种。1958年,他们成功拍出了独具风采的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同年完成了《渔童》。
1963年,万古蟾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艺术家钱运达合作导演了《金色的海螺》。钱运达回忆,创作《金色的海螺》时,万古蟾身染重病,将大部分工作交由厂里几个年轻人做。钱运达等人来到漓江,包了一个木船自己划,路过村子就在村里借宿,或者直接睡在船上,以寻找船上生活的感觉。为了提高“镂刻”的质量,他们请教了民间刻纸艺人,学习制作蜡盘。先做一个木头框,再到庙里找来香灰,香灰要先筛一筛,然后用羊油和石蜡把它们调在一起,放进木框里,待它们凝结起来,蜡盘就算做成了。有了蜡盘,把纸摆在蜡盘上用刀刻,就可以刻出海螺姑娘身上细致的花纹来。当时的小刻刀还是到钟表店找来很细的发条,再用两个竹片夹起来,用油石磨出刀尖和刀刃,这样做的刻刀比手术刀还要薄。
《金色的海螺》剪纸工艺精湛、人物造型优美、背景设计精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1964年获得了第3届亚非电影节的卢蒙巴奖。万古蟾为中国美术电影、特别是剪纸动画片的创作奠定了发展基础。
现场照片
不断创新是我们的根本
从上世纪20年代《大闹画室》,到1941年的《铁扇公主》,再到1958年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1964年完成拍摄的《大闹天宫》,几部被载入动画史册的经典动画背后,是万氏兄弟奋斗一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追求和爱国情怀,也向人们呈现了中国动画的文化自信。常光希认为,中国动画学派是在创新和实践中形成的,“不断创新是我们的根本和最重要的坚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