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桥乡金泽镇(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一座湮没的大寺院
颐浩寺,也称颐浩禅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杨震方(金泽人)先生曾在《一座湮没了的大寺院》中说:陈从周教授谈到北京赵朴初老人来上海,希望他陪同前去青浦金泽镇勘查颐浩寺遗址,因为那时的玉佛寺主持真禅法师发愿要重建颐浩寺。颐浩寺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寺院,竟然使赵朴初老人如此关注、真禅法师这等萦怀?

江南桥乡金泽镇


颐浩寺建于700多年前的宋景定元年(1260年),位于当时金泽镇东,相传是宋朝宰相吕颐浩舍宅为寺,因而得名。旧为草庵,曰“永安寺”。后有巨族出资辅之,建经堂,命道崇主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建大雄宝殿,构山门、翼西庑、楼客堂室。后又几经扩展,遂成江南名寺。元贞元年(1295年),奉旨更名为颐浩禅寺。
相传在鼎盛时期,颐浩寺中有永安寺、鸳鸯殿、大山门、天王殿、弥陀殿、祖师水火神庙、香乳堂、文昌祠、功课间、法器诸室楼、祖堂等,计5048间,合成“一藏”之数,《松江府志》誉为“虽杭之灵隐,苏之承天,莫匹其伟”。
至明洪武中叶(1378—1387)颐浩寺大修,前后有赵孟頫、文徵明书额。万历五年(1577年),世居小蒸、曾任当朝宰相的徐阶,将御赐的蟒袍和自己珍藏的唐代画家吴道子画的观音大士像送给颐浩寺,颐浩寺造楼供奉,题名“有衮楼”。寺自大山门起至寺界桥,几及半个金泽。
颐浩寺吸引了不少学者名流,他们或游览,或留寓于寺中,留下了不少书画墨迹、吟咏名篇及碑记、石刻。其中有赵孟頫书写的《金刚经》12部,由苏州马天游刻石存放于方丈室,并绘有《不断云》长卷,刻于大雄宝殿前香花池石栏上。他的夫人管道升(青浦小蒸人),也是位有名的书画家,擅长画墨竹,笃信佛教,曾拜中峰和尚为师,写有篆文《大悲咒》,藏于寺中。王世贞、唐顺之、陆兴绳等历代官宦、乡贤、文人、名僧所吟诗篇,难以数计。特别是西域僧人奔聂卜而纳,元初过金泽,见其地风景幽寂,遂有终老之意。他在颐浩寺左侧建茅屋三间,题名“宜静”,让四众来皈依。他还手植银杏数株,一株在弥陀殿左前方,至今已有700余年,仍然生长旺盛,树高25米、围4.5米,枝叶繁茂,亭亭如盖,耸立在颐浩寺遗址。1984年,这株银杏被列入市级保护范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