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那么多,为啥众拳难敌以色列?(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苏以关系破裂后,苏联转而援助阿盟,但仍不足以弥补阿盟、特别是埃及的战争损失。作为地区大国,埃及领导了3次大规模中东战争,耗资400亿美元,牺牲10万人。1967-1973年,埃及军费开支平均每年增长20亿美元,国内收入锐减、外债增加,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1973年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中东停火决议,同年11月11日,埃及和以色列代表在开罗——苏伊士城公路101公里处的帐篷里举行签字仪式,联合国部队在现场维持秩序。图|新华社
1973年10月,埃及总统萨达特策划第四次中东战争。这时,苏联对埃援助逐渐收缩,谋求世界霸权的野心侵蚀着埃及的利益。苏埃关系走低,美国趁机介入埃以冲突。
在美国的支持下,不甘于现状的埃及彻底抛弃苏联,开始谋求和以色列和解,让埃及摆脱战争泥潭、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1977年,萨达特主动出访以色列。次年,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斡旋下,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两国停战,美国主导下的中东和平进程由此开始。
埃以和解后,埃及正式归入美国阵营,成为仅次于以色列的美受援国。1979-1982年,埃及获得了美国55亿美元的援助和f-16战机等先进武器装备。
以色列则继续推行“大以色列”计划,实行“三不政策”——“不赞同建立巴勒斯坦国,不放弃东耶路撒冷,不移交被占的阿拉伯领土”,甚至大举入侵黎巴嫩,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
对阿盟而言,主导国的叛变意味着将巴勒斯坦地区拱手让人。于是,叙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也门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组成“拒绝阵线”,共同抵制《戴维营协议》。
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1958年由以阿拉法特为首的流亡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秘密组建,主张通过武装斗争消灭以色列。
1979年,阿盟决定中止埃及阿盟成员国资格,将阿盟总部由开罗迁往突尼斯,并要求全体阿拉伯国家同埃及断绝外交关系。
注:1981年,萨达特遇刺身亡,继任总统穆巴拉克积极恢复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埃及于1989年重返阿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