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在烈火中永生(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1949年农历正月初一,由何雪松、蔡梦慰、何敬平、蓝蒂裕、傅伯雍等20人组成的“铁窗诗社”秘密在狱中成立。这首《把牢底坐穿》,正是铁窗诗人们不屈革命气节的写照。以诗歌为战鼓,革命者批判着旧世界,畅想着新世界,激励着同伴,也嘲讽着敌人。
就义前夜,蓝蒂裕给自己的孩子耕荒写下了一首小诗《示儿》,“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在仍被黑暗笼罩的白公馆,罗广斌与陈然、刘国鋕、丁地平满怀胜利的喜悦,用一床红色的被面、几个纸剪的五角星做成了一面红旗,藏在牢房的地板下。
令人遗憾的是,这面红旗未能打出去。胜利前夜,除罗广斌脱险外,其他3位同志英勇就义。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解放前3天,国民党反动派将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200多名革命志士集体杀害,烈士鲜血染红歌乐山。
矿砂经过提炼
才能生出金子
阳光洒向歌乐山烈士陵园,穿过松柏,投下斑驳的光影。一阵清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烈士在低语。
走进这座烈士陵园的陈列馆,革命先烈用鲜血凝成的“狱中八条”赫然入目—
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切勿轻视敌人;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进行整党整风;惩办叛徒特务。
这是革命英烈在生命即将结束时,集思广益给党留下的泣血遗言,也是对新中国沉甸甸的寄托与期望。
置身肃穆的陈列馆内,同行的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周勇,向记者讲述了“狱中八条”背后的故事——
重庆解放前夕,在渣滓洞、白公馆中坚持斗争的革命先辈们,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比忠诚的深厚情感,想方设法讨论交流,总结在国统区对敌斗争和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教训。
后来,罗广斌和10多位同志成功脱险,以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下了狱中党组织对革命工作的分析、总结和建议,后经党史专家整理、提炼,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狱中八条”。
“狱中八条”第一条便直指领导成员。狱中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若干老干部在长期消极隐蔽政策下,没有积极的要求自己进步,逐渐地在思想上、意识上,产生了脱党的倾向,甚至在行动上也反映出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