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背后是真实的记录与文化自信|专访《我在故宫六百年》导演组(下)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原创 文旅中国 文旅中国
从策划、摄制乃至播出的整个过程中,《我在故宫六百年》的主创一直把“观众”放在心上,这也许就是纪录片能够大获成功的核心力量。具体说来,除了如上期提到的,选取打动人心的人物与故事展现给观众,还有拍摄中贴近年轻人的拍摄视角、视听语言等等。而观众本身强大的文化自信更是纪录片成功的基础。
01
幕后:记录故宫愿意吐露的秘密
多年的调研沟通和拍摄经验,为这个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故宫知识与拍摄技巧。例如,摄影师张华在拍《我在故宫修文物》时就积累了丰富的和匠人沟通的技巧,以及在拍摄过程中捕捉到鲜活的人物细节和工作场景的能力。
“从‘修文物’到‘600年,’我们都希望它能是一个跟年轻人比较亲近的一个节目,所以说制作团队肯定也是越年轻越好。”导演梁君健告诉记者。除了在故宫拍摄经验丰富的团队,此次《我在故宫600年》的导演团队中还加入了一位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90后新导演付曼菲。
采访中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年龄、阅历的不同并没有给导演组带来太多的碰撞,相反,导演们在策划和执行的过程中很多想法都是不谋而合的,只是分工有所不同。张越佳和梁君健对付曼菲的评价都很高,认为她有一种不退的精神,给团队带来了活力,把大家拧到了一起,同时作风非常严谨、踏实。
想法的不谋而合,大抵是源自于导演们对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
“其实拍纪录片,我会总结成,生活给你什么你就能拍到什么。对于这个片子来说就是,故宫愿意吐露它的什么秘密,我们就能拍到什么。”付曼菲告诉记者,纪录片第三集的结尾记录了一个明初宫殿遗址的考古过程,这个遗址的发现在他们也在故宫的专家们的意料之外,“我会开玩笑说是故宫,这个刚过完600岁的老人,忍不住在他600岁生日之后吐露一个秘密给现代的人听。”提及这个意外收获,付曼菲依然笑得很开心。

圈粉背后是真实的记录与文化自信|专访《我在故宫六百年》导演组(下)


导演付曼菲在养心殿工地现场工作
在纪录片中,类似的意外之喜还有很多,比如百年前藏在透风砖中的戏折、养心殿后殿屋脊上的“豆腐渣”工程等等。梁君健表示,“故宫是一个足够大的,足够每天都给你带来惊喜的地方。所以我们最终的结合可能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过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