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②|《追鱼》:东海野生大黄鱼灭门记(1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与渔村里传统的听鱼、敲罟相比,70年代捕捞大黄鱼的方式,显然更为科学。
在宁波海洋渔业公司老同事的印象中,王松栽对大黄鱼的研究颇为深入,各个时段的洋流图都能信手拈来,再勾画几笔,就能准确点出大黄鱼鱼群的具体位置。但其实,这看似随意几笔,却花了他不少心血。“那时候没有计算机,就连计算器也没有,所有的数据都是靠我们两只手用计算尺一点点计算出来的。” 但让王松栽颇为自豪的是,哪怕是在那样技术并不发达的70年代,他们生产指挥室里的设备也算的上是十分先进。渔船航行用的双曲线定位仪海图,还是王松栽最先绘制出来的,1969年尝试,1970年推广使用。到了这特别的1974年,他们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引进了浙江省第一台气象传真仪,上海造的,还是样机,在渔业上的应用还属全国首例。这可让王松栽高兴了好一阵子。“那时候,就连宁波气象台,有些台风的情况也是打电话来问我们的。”
那些年,王松栽不仅需要将水温图传真给各个船长,让船长们将实时测得水温资料上报,及时传递海况,还需要每个月都跑一次东海舰队的海测大队,手抄他们监测出的海洋情况,再根据数据回来继续画图。如今,王松栽当年手绘的东海北部越东大黄鱼渔海况资料,几乎成了笔者能找到的,对于当时东海渔海况最为详细的记载。
1972年1月,来自海洋调查资料第十一册,东海调查组调查资料的数据显示:1971年下半年以来是长江冲淡水最小一年,造成大黄鱼渔场盐度偏高,盐度在34‰。入冬以来,气温偏高,降雨又偏少,如浙江1月份气温比常年偏高1.4度到2.3度,降雨除舟山偏少5%外,其余均偏少30-58%。12日,“沪渔487”船捕获大黄鱼2000箱(40吨); 31日,“宁渔706”船捕获大黄鱼1800箱(36吨)。
1976年2月,来自海洋调查资料76年第二册的数据显示:从1975年10月-12月,由于长江冲淡水超过历年水平,造成大黄鱼渔场水文变化较大,如盐度低、温度低,加上台湾暖水实力强,使黄海冷水明显向外,比1974年同期偏外80里,渔发在冷水附近二测,盐度在32‰,温度10摄氏度左右。
2月上旬第一次生产高峰在四号,那天在东海和黄海分别有1008/1014低压中心,有大黄鱼集群。“宁渔414” 船捕获大黄鱼1400箱(28吨),“宁渔415”船捕获大黄鱼 5000箱(100吨)。第二次生产高峰在9日下午到晚上,低压东移。“宁渔414”船捕获大黄鱼 4500箱(90吨),“宁渔605”船捕获大黄鱼 1700箱(34吨);12日,“宁渔606”船捕获大黄鱼 1000箱(20吨)。中旬后到下旬渔发较差,网产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