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诞生——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位置(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20世纪不是其前史的结果,而是其前史的创制者。
边缘地区的革命
欧洲19世纪是现代历史叙述的中轴。在许多历史和理论论述中,无论是古典时代、中世纪、早期现代,还是20世纪或后现代,大多是按照19世纪的史观和问题意识重构的。19世纪与现代性概念几乎完全重叠:以英、法双元革命为枢纽,以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叙事为基础,欧洲的革命、资本、帝国及其消长起伏构成了中心故事。世界其他地区的变迁从属于这一中心故事。
新帝国主义的崛起,列强并争并联合瓜分殖民地的格局,全球权力中心向太平洋的转移,构成了理解20世纪基本问题的历史条件。如果仅就帝国主义现象而言,从中国的角度说,我们难以像许多研究帝国主义的经典作家那样截然地在1840年与1870年之间画出清晰的界限。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中心的转移,20世纪的诞生伴随着一系列边缘地区的革命。帝国主义不只是一个国际体系,而且是一个渗入各社会内部的军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体系。真正在20世纪与19世纪之间画出清晰分界的是帝国主义时代的内外条件所孕育的非西方地区的革命;真正构成这一新时期的新颖性的,不只是资本主义从中心区域蔓延至全球的发展主义故事,而是为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经济发展、政治独立和文化生存而持续展开的对帝国主义霸权的抵抗和对阻碍上述目标的内部社会关系的变革,以及在这一抵抗和变革进程中产生的对新的社会形式的探索。
例如,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要想通过战争本身去理解20世纪中国的变迁,就必须追问这一时代中国的战争形态具有何种特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20世纪前的战争(如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有着重要的区别:这是革命组织在战争动员中的战争,是通过战争进行革命的战争,是在战争中建设革命国家的战争,是通过战争创造新的人民主体的战争,是将民族解放战争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结合起来的战争,是通过国内革命战争达成民族解放目标并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相呼应的战争。
20世纪中国就是在这一脉络下诞生的。讨论20世纪的起点和终点也就是探索这一时代的革命浪潮之多重起源、曲折进程和衰落的形态。这一问题需要从分析帝国主义体系的非均衡性开始。如果说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非均衡性产生了这一国际体系的“薄弱环节”,那么,由多强竞争格局造成的国内分割也为国内革命提供了“薄弱环节”。
我将“短二十世纪”理解为革命世纪。这个革命世纪不是发端于欧洲或美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和军事霸权的确立,而是发端于这一经济和军事霸权在确立自身过程中所造成的新的“非均衡性”,或者更准确地说,由这一“非均衡性”所造成的颠覆这一霸权体系的革命契机,即以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为内容的一系列相互呼应的重大事件。“短二十世纪”的诞生需要从对“薄弱环节”的探寻开始,而“薄弱环节”只有置于对革命契机的探寻中才能被指认。从时间上说,“短二十世纪”不是始于1914年,而是始于1905—1911年;从空间上说,不是始于一个开端,而是始于一组开端;从契机上说,不是始于毁灭性的战争,而是诞生于对突破帝国主义体制和旧制度的双重探寻。从地缘政治关系的角度说,20世纪不仅是一个后殖民时代,而且也是后中心时代,即边缘地区的革命和改革不仅改变了自身,也改变了世界的中心—边缘关系,进而对中心地带及其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