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与者到研究者:我与三线建设(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1996年3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隆重的首映式,雷飞成功地饰演彭德怀。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荒媒因生病住在北京医院,不能出席首映式。首映式主持人陈晓宏宣读了荒媒老的祝贺信:“不仅是对彭德怀元帅建设三线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的真诚缅怀,也是对全体三线建设同志们所取得伟大成就的真诚纪念和鼓舞。”同年4月3日,四川省委宣传部席义方部长,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放映厅举行了《彭德怀在三线》电影放映式,组织省四大班子领导观看,认为是一部好电影、正气歌。国家文化部授予华表提名奖,被四川省评为“五个一”工程奖。
2008年10月24日,是彭德怀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四川人民出版社第四次修订再版,改书名为《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2008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28日凤凰网连载了《元帅的最后岁月》。
2011年5月,在庆祝建党90周年前夕,四川省开展国家重点公益性文化项目“农家书屋”工程书目的评选工作,《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被入选中标,由政府出钱买书给“农家书屋”,为广大农民读者了解彭德怀元帅的高风亮节提供了一个通俗读本。
学彭总、写彭总是我应尽的责任。抢救挖掘彭总在三线的事迹,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珍贵史料,是我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
一生勤动笔 深情写三线
“三线”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三线人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但由于保密原因,三线建设的巨大成就,三线人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精神,未能得到很好的宣传。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三线建设开始进行调整、改造,三线建设的神秘面纱也随之被撩开。多年前,许多人不知道“三线建设”是怎么回事,甚至有人将“三线办”说成是管退居二、三线干部的管理机构。200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著的《苍凉巴山蜀水情》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员、作家王春瑜三弟为该书作了序。2001年3月12日,北京日报第16版刊登了王春瑜作的序文,题目为“苍凉记彭总”。文中4处出现了《彭德怀在三线》,报纸印出来后却变成了《彭德怀在三八线》,多加了一个“八”字。我写的彭总不是在朝鲜三八线的事,而是在大西南的事。原来年轻编辑未听说过三线建设,只晓得彭德怀在朝鲜抗美援朝有个“三八线”。这说明宣传三线不够,不怪年轻编辑。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