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核史丨数百次爆轰实验成就“青春之歌”(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我把23室的实验研究课题称为“A城保卫战”。经过一个多月实验,结果令人失望。但也让我意识到目前的方案缺乏全局战略思想。我在会上提出了一个现实可行的巧办法。虽然我是最年轻的科技人员,但大家还是很认可我的想法,认为是“一石三鸟”,让我心里很是激动。
经理论部计算,新方案模型很快确定下来。三个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同时铺开,很快解开了理论模型的疑团。但如何实现技术应用,难度还很大,为了集中兵力,刘西尧副部长决定从2室、21室和23室选拔技术尖兵,组成新2室。
从周一到周六,爆轰实验场的计划都被新2室排得满满的,星期天还经常加班。经过半年多的苦干巧干,氢弹的奥秘就如浮出海面的冰山,越来越清晰了。
天空中又升起一轮美丽的“大太阳”
1966年隆冬,我们直奔罗布泊核试验场。我们爆轰作业队的任务有三项:配合实验装置总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实验装置总装后运送至铁塔底下用卷扬机起吊到塔顶的爆室里安放好;接插雷管组合件。接插雷管组合件是一项关系到核试验成败的技术工作。九院该核装置总负责人陈能宽和室主任陈常宜也一起到了塔顶的爆室里。我们周到细致、万无一失地进行一个个雷管组合件的插接,并进行自检和互检,我还一个个进行复检,并在质量报告单上一一签字。之后,陈能宽还再次察看爆室的上上下下。氢弹原理试验装置稳坐在爆室正中,众多探头簇拥、电线电缆盘绕,顶部的同步起爆系统就像一顶壮观的皇冠。1966年12月28日上午,新疆还是早晨,天空又升起一轮美丽的“大太阳”。
“小方井”里进行氢弹总装
这次试验成功后,全当量的氢弹研制任务马上到来。
以大会战的新2室四组为基础,从其他组抽出个别人员到四组,又从设计部调来两名结构设计的技术骨干组成了攻克这一任务的新四组,我担任组长。为减少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干扰,在第一次全组会上,我提出三点要求并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试验成功之前,不参加任何群众组织;不参加写大字报和大辩论;不以任何方式表示支持或反对任何一派群众组织。
由于上次的试验结果和理论设计很接近,新项目的理论方案很快就敲定。组里分为产品结构检测、高压延时爆炸开关、高电压低气压的电气性能三个实验队,一心一意专攻新项目。其他兄弟单位的炸药、机械加工也能很及时地提供,实验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经过三个月数十次的爆轰实验和电气性能实验,我们圆满完成了全当量氢弹空爆试验前的全部爆轰冷实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