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9米!“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听82岁高龄仍深潜南海的院士“浅说深海”(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人类潜入深海的历史,明朝《天工开物》曾有记载
人类从古代起就对深海一直很好奇,但人类进入深海很难,不但有呼吸的问题,还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压力,每加深10米增加一个大气压。最早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屏住一口气下潜,这种“没水采珠”的古法下海,明朝《天工开物》里就有记载。这种不靠任何设施的下潜,深度有限,能到30米深就很了不起,从生理学来说100米就是极限。
如果想要进入深海,尤其是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应当利用某种容器潜入海底。最先出现的容器,是17至18世纪发展的潜水装备——潜水钟。钟的上部有空气,供潜水者在水下呼吸而不需要回到水面。

10909米!“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听82岁高龄仍深潜南海的院士“浅说深海”


真正建造科学探索的深潜装置,需要等到20世纪。先是用钢制的圆球“潜水球”。1930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毕比和工程师巴顿钻进潜水球,下到了百慕大海域的183米深;1934年他们的潜水球又下到了923米的深水,并且在那里停留了3分钟,这是当时人类到达的最深处。
1953年奥古斯特提出把气球的原理移植到深潜技术上,在钢球之上另加一个装有汽油的浮体,不靠吊索而是靠浮力上下,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这就是“迪里亚斯特号”深潜舟。1960年,奥古斯特?皮卡尔教授的儿子、工程师雅克?皮卡尔和美国海军军官沃尔什,乘坐“迪里亚斯特号”下潜到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0916m的海底,这是人类第一次下潜到了地球表面的最深处。

10909米!“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听82岁高龄仍深潜南海的院士“浅说深海”


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深潜技术早已今非昔比,万米深潜不再那样艰难,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度也不再那样神秘。然而,科学探索对深潜器的要求不同于探险,需要有高超的观测与采样能力。
我国深海科技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2年,“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下潜至7062米,创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7年,4500米型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正式投入使用,国产自主率超过95%。此次“奋斗者号”坐底深度10909米,代表我国迈向国际深潜设施制造前列。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