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疏勒河之变,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戏剧性的是,伴随着锁阳城和冥泽的陨灭,在疏勒河大洪积扇的东北方向,却因为引水聚积而渐渐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布鲁湖、青山湖、花海子。清人马尔泰在《安西杂咏》中还为其留下了“浩渺波光通弱水,高低山势接昆仑。蒹葭芦荻秋风裹,月印明沙见野鸳”的诗句。而更可唏嘘的是,仅仅百余年后,在1875年编制的《大清会典图》上,布鲁湖、青山湖的名字便已消失,花海子也黯然变身为干海子。这些湖泊新贵迅速陨落的原因,是由于清王朝在康熙之后继续西拓,疏勒河水还担负起灌溉安西(今瓜州)等地大量新垦农田的重任,被大举修渠引灌,布鲁湖因来水渐少,便无法维系了。
疏勒河的河道多有变动,而以上述事件最具代表性,研究者们得出的规律是,在来水量大体恒定,无剧烈变化的前提下,在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河西走廊,疏勒河上下游存在着一个敏感而脆弱的水之天平。当上游某片绿洲或某一河段使用、阻截了大量的水资源,这根绿藤的其他地方就会随之枯萎、陨灭。
02
曾被遗忘的干渴尾闾:
敦煌之困

【中国国家地理】疏勒河之变,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中欧班列正徐徐穿过疏勒河 王亚虎 摄
锁阳城等所在的中游地带尚且如此,下游更是可想而知。如前所述,伴随着疏勒河上中游绿洲的大举开发和疏勒河的节节败退,尾闾部分的“贫血”在唐代或更早便已开始。
下游湖泊哈拉诺尔(黑海子)的命运就很有代表性,位于敦煌西北的它曾是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疏勒河和其支流党河的汇水湖,面积最大曾达百余平方公里。有研究者认为,这个湖和唐时的兴胡泊(湖名)的方位近似,毗邻敦煌西出玉门关的丝绸之路,“商胡从玉门关道往还居止”。
它曾是疏勒河的河道湖,后来却渐渐变成了终端湖,伴随着清中后期在河西走廊西部的大举拓垦,滋养它的疏勒河及党河来水开始捉襟见肘,来水时断时续。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则徐谪戍伊犁时,便目睹了瓜州一带疏勒河的断流。清乾隆元年时党河流域渠系仅有92里长,道光后期达到了348里。光绪年间《敦煌乡土志》载:“(党河中游分)十渠悉资灌溉,无余流复至黑海(哈拉诺尔)。”清末,此湖面积已明显缩减。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