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疏勒河之变,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哈拉诺尔命运的再一次急剧坠落,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疏勒河双塔水库、党河水库的建成,疏勒河尾水最远只能以灌溉用水的身份抵达瓜州西湖村(位于哈拉诺尔上游)。再往下,敦煌境内的疏勒河尾闾完全断流。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甘肃地图中已不再标绘“哈拉诺尔”,敦煌人也早已忘却了这座曾经的敦煌第一大湖,敦煌境内的疏勒河仅余下狰狞的盐碱荒滩和枯黄模糊的河道。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忘记了疏勒河,有一个人便常年行走在疏勒河尾闾故道两岸,最大的梦想就是大河之水能从东而来,重现滔滔碧波和如翠湖泊。他的名字叫孙志成,出生于敦煌阳关,长大后则在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生态保护工作。这片保护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最西段,玉门关以西、库姆塔格沙漠以东,面积约66万公顷,疏勒河古河道恰好穿越其间。

【中国国家地理】疏勒河之变,不断被改写的大河“西游记”


疏勒河两岸的古城遗迹 黄晓虎 摄
多年来,作为保护区管理局的总工程师,孙志成已成为在疏勒尾闾地带行走的“活地图”,对每一处湿地、泉眼都如数家珍。保护区中的普氏野马、野骆驼、候鸟也都是他的心头肉,他还会给熟悉的野骆驼取名,为某峰个性孤僻的野骆驼终于找到“女朋友”而开心。他说,西湖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条件较特别,虽是甘肃省降雨量最少、最干旱的地区,但处在河西走廊海拔最低处,在过去有疏勒河水补给、地下水位也较高时,这一带曾有过众多湖泊和湿地,泉眼遍布,到处生长着茂盛的胡杨、柽柳、罗布麻、芦苇、梭梭,是众多候鸟以及野骆驼等动物的家园,同时也如一道天然生态屏障保障着敦煌绿洲的安全,阻挡库姆塔格沙漠的东侵。
然而,从参加工作的1980年到2016年的这30多年间,孙志成却目睹了疏勒河古尾闾地带生态的不断恶化:大面积湿地消失并沙漠化、盐渍化、植被萎缩,疏勒河故道在强劲的风蚀下变成了嶙峋的雅丹地貌,或被流沙淹没。野骆驼、野马等动物寻找饮水地日益艰难,河西走廊的西大门变成了难掩的“沙门”,据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监测数据,库姆塔格大沙漠以每年1—5米的速度向东移动,对敦煌绿洲步步逼近。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杨根生研究员也曾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本世纪初期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疏勒河流域的人口和耕地增长了6倍左右,疏勒河水资源的八至九成被用于农业灌溉,还有大量深井持续超量抽取地下水。几十年来敦煌整体环境恶化,湖泊、沼泽减少了70%左右,有的地方地下水下降了20—40米,植被大面积死亡,鸣沙山怀抱的月牙泉都不得不进行外围人工补水才能维持水面。很多人都发出了疑问:敦煌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楼兰?疏勒河下游能否再现大河西流,湿地连绵的昔日胜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