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黎氏兄弟与农工党“一干”(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老八黎锦明(1905—1995),“五四”作家,有中篇小说《尘影》等;老九黎锦光(1907—1993),老上海流行音乐家,有“歌王”之称,著名作品有《夜来香》《香格里拉》《黄叶舞秋风》等;老十黎锦文(1910—2007),三女,农工党中央机关工作人员;排行十一的黎锦扬(1915—2018),旅美作家,以英文创作小说多部,其中《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于20世纪60年代曾被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
黎氏兄弟贡献卓著
农工党的“一干会议”,当年就是借用“黎氏八骏”之二弟、著名音乐家黎锦晖的住宅——上海原法租界萨坡赛路290号召开的。而其中促成此事的关键人物是黎家的老五黎锦纾。
1928年,黎锦晖创办的歌舞专门学校“美美女校”以及为出演南洋而组织的“中华歌舞团”,由南市迁到法租界萨坡赛路290号。
“黎氏八骏”之四弟黎锦纾,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系,在任职上海中华书局期间被派赴德国研习,在那里结识了朱德、邓演达等人。1925年,黎锦纾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朱德、邓小平同在一个党小组。
因黎锦晖的好友,如王人路、王人旋(黎锦纾的留德同学,农工党早期领导人,老七黎锦皇的丈夫)兄弟两人都参加了当时外界所称的“第三党”,黎锦晖由此结识了这些朋友。黎锦晖在黎锦纾和“第三党”朋友们的影响下,很同情“第三党”,思想上自然受到影响,并在经济上经常给予资助。当年,中华革命党人几乎每个周六都在英租界的同孚路谭平山寓所,或在法租界的萨坡赛路黎锦晖住宅秘密集会,商议组建新党的问题,章伯钧等人常到这里开会或相聚。
1930年2月,黎锦纾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6月,邓演达回国组党,电召黎锦纾返沪,任机要秘书,参与组党的筹备工作。一切工作就绪后,就要找一处合适的场所举行代表会议。后由黎锦纾出面,向二哥黎锦晖借用萨坡赛路住宅。
1930年8月9日,在黎家萨坡赛路290号,召开了“一干会议”,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建党。黎锦纾、王人旋也参加了这次重要的会议。在黎锦晖自传中,他曾再次提到此事:“1928年,我同意四弟黎明的建议,在上海办一个书店……后来,邓演达的一部分部属逃避到租界,对他们的‘生活’和‘安全’有些照拂。”1993年,黎锦晖夫人梁惠芳女士回忆当时情况说,黎锦晖很同情“第三党”,经常给予帮助。“第三党”在家里楼上开会时,他就让乐队在楼下排练奏乐,以作掩护,还提供了打字机、手枪等物质帮助。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