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文稿赏阅(一)|十六铺见证了《上海的开埠》(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巴富尔来了。他是第一个英国驻上海领事。1843年11月17日,由他宣布上海开埠。再一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美法同享英人在华特权,也就是“利益均沾”。
又隔一年,也就是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与巴富尔协定了上海第一个“土地章程”,明确上海县城以北830亩土地,也就是今天的外滩一带,归英国人管理,并划出了路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租界的开始。
薛理勇:1845年的上海土地章程,对上海,其实对整个中国来讲,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珍贵的历史档案。整个上海近代城市的雏形,是根据这个条约来形成的。甚至包括我们现在外滩的道路的走向,这个条文已经全部给你确定了。同年,又有了虹口的美租界;随后英租界向西扩张;
法国人从1849年开始,在八仙桥、卢家湾一带建立法租界。
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与法租界比邻呼应。
租界不断扩大。德、俄、意、荷等也来到上海,“利益均沾”,英美租界改名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面积最大、历时最久的租界。
租界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上海从十六铺旁边的一座老城,变成奇特的三界四方、华洋杂处的都市的过程。这是那场战争后的变异。
在很长的时间里,海禁、闭关使偌大的中国只有一处通商的地方——十三行。珠江边上的十三行,今天依然繁忙。每天进出货物上千吨、人流数十万,是中国服装批发集散地。
像是有一堵墙区隔一样,从人群中挪动几步,便有一安静处,是博物馆。
墙上挂着的是当年十三行买办的画像。他们也是商人,只是经营的行当为朝廷特许。画像的原件为油画,由洋画师为他们“私人定制”。在那样一个年代里,能有一幅自己的肖像油画,既得风气之先,也足见其显赫。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