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老行当——变戏法儿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说道保定变戏法儿这个老行当,人们一下子就会想到那已经远去的保定“老马号”。在明清时代,保定是直隶省治所,各级官员特别多,那个时候他们多以骑马代步,于是就把总督署东侧开辟成为了养马场所。因为马匹很多,为了便于识别寻找,还把马棚编排了号码,因此保定人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了马号,时间久了又称其为“老马号”。“老马号”在清末民初就是保定的一道独特风景,犹如北京天桥市场一样热闹,是一个综合市场,不但货物充足,而且说书的、唱戏的、杂耍的样样齐全。卖艺的五花八门,表演什么的都有,变戏法儿就是其中最能吸引人的一中。

保定老行当——变戏法儿


变戏法
变戏法儿又称“耍把戏”“幻术”,现在称为“魔术”。魔术这一行是从外域传入的,来源很早。《列子·周穆王篇》记载:“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能实不碍。千变万化,不可穷极。”这个“西极之国”历来众说纷纭,是指西域的新疆一带,还是更西的外域,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可以知道的是,那个时候就有变戏法儿这个行当了。所谓“化人”,就是今天所说的魔术师。“化”的意思是“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因此魔术又被叫做幻术。魔术虽然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但中国古代魔术业供奉的祖师却是吕洞宾。历史上实有其人,名岩,唐京兆人,中举后任过县令。黄巢起义时,他隐居终南山,传说后来得道成仙,号纯阳子,是八仙中的风流神仙。以前,魔术表演多是给宗室皇家献技取乐的,到了宋代,才成为一项民间的大众娱乐,在保定给他们叫“变戏法儿的”。
保定老马号内的戏法有大、小之分:“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等戏法要有大型道具、多人配合,是大戏法;一两个人随身带些小道具,拉开场子就能表演的,如“仙人摘豆”“金杯入地”“连环解套”“空碗来鱼”等,叫做小戏法。另外,在老保定还有些艺人常常走街串巷,在三五个小童和驻足的行人面前表演。最先练的是手彩,几个小碗,几粒小球来回变换,看得人们眼花缭乱。这个看似简单的戏法,却是传统戏法的基本功。接着,东西越变越大,也越来越神奇,空鱼缸瞬间变出几条活鱼,从大袍子里变出火盆。那时候,老马号的戏法最精彩的是练硬气功,身上绑了好几圈粗铁丝,把接头拧死,先运气,只听一声“嗨”!铁丝断开,身上只有几道红印。最不可思议的戏法是将两个大铁球吞进肚子里,上下跳动还听得见碰撞的响声,他自己被憋得脸红脖子粗,也赢得了周围人们阵阵的叫好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