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话说飞仙关‖乔木(下)(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话说飞仙关(下)
乔 木
飞仙关分为上关和下关,青衣江南下到飞仙关的入水口地界为上关,出水口地界为下关,两关相距仅几公里。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南方丝绸之路之蜀身毒道、茶马古道和“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国道318线,从飞仙关穿行而过。
乾隆《雅州府志》载:“雅州府,古为蜀。夏属梁州之域。商并梁于雍,为氐羌地。周以梁合雍,其地为蜀国。秦徙楚庄王之族之以实之,立严道县属蜀郡。汉增置青衣县。”又载:芦山、荥经秦时皆为严道县地,属蜀郡。芦山县汉改青衣县。东汉属汉嘉郡。
飞仙关古道起源于大禹治水。《禹贡》:“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即大禹修通了从飞仙关到雨城蔡山(周公山)和蒙山(横跨芦山、雨城、名山三地)的山路,治理好了和水、夷水造成的水患,功成祭蔡山、蒙山后,在飞仙关与当地族人共庆成功之意。
商,来自陕西羌部姜姓部落南下替代鱼凫成为蜀地之主,新的蜀王杜宇驾临青衣江流域(芦山)一带劝农桑,当地原住民髦人接受先进的羌族农耕文化,服从杜宇王的领导,从此自称青衣羌人,营建以羌族姜姓命名的城垣。《华阳国志》:“王日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又“杜宇称帝,号日望帝……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民国《芦山县志》载:灵关在县北六十里。一名临关。《寰宇记》载:灵关,俗呼重关,通白狼夷,县北。民国《芦山县志》:“旧芦山县土城,在龙门、清源二水汇流之间,相传蜀汉姜维建,周围二里,世名姜城”。今芦山县城存“姜城遗址”,城内曾出土新石器、“永元八年六月都尉府造”字样汉砖、拥纹瓦片、陶器残片堆积层及弓箭作坊遗址。雅安已故史地专家曹宏认为,历史上并无姜维戍汉嘉城史事,根据史料推断芦山“姜城”始建者应为杜宇王,笔者深以为然。
周,武王伐纣,牧野大战替代商(约公元前1046)。《华阳国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之师中有居住在雅安境域的羌人、髦人,蜀王杜宇因战功,被封诸侯。
春秋时期,开明王朝三世保子帝从云贵而来,攻战青衣,将獠人、僰人势力扩张至羌人地域。《华阳国志》:“蜀王开明以灵关为前门。”又云:“开明主,号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帝攻青衣张雄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入尚赤,帝称王。”保子帝攻青衣后,领地顺青衣江流域从雅安扩展至峨眉、乐山等地区,第八代占领郫县,第九代才代替杜宇氏称蜀王,治成都。《雅安市志》:“境内最早军城为春秋时灵关”。《芦山县志》:“在芦山境内的铜头峡口,有开明王城址,因蜀王开明所筑而得名。”遗址即今铜头峡口东北的城址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