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郁达夫的风雨爱情(10)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王映霞走后,郁达夫在新加坡担任抗日文艺领袖。他曾在日本留学近十年,说着一口“带着贵族口音”的流利日语,因此被日军看中强迫做翻译,他利用这个身份,周旋于敌营,掩护陈嘉庚、胡愈之等爱国人士,救助大量华侨和当地居民。
他屡次说过,自己不是战士,只是作家,却用行动证实了谁才是真正的战士。
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失踪。几十年后档案解密,证实郁达夫那天被日军派人暗杀,尸骨下落不明。
1935年11月28日是郁达夫四十岁生日,他在日记中写下一首诗:
卜筑东门事偶然,种瓜敢咏应龙篇?
但求饭饱牛衣暖,苟活人间再十年!
昨日东周今日秦,池鱼那复辨庚辛?
门前几点冬青树,便算桃源洞里春。
那时的郁达夫正忙于建造新居,虽为国家社会前途担忧,仍满心期待能与妻儿在即将建成的风雨茅庐过上温饱的平常生活,守着门前的冬青树,权当世外桃源。乱世不遂人愿,“苟活人间再十年”,惊人的谶语在十年后应验。
1945年2月,郁达夫写下人生中最后一篇文字,是他的遗嘱。他年仅五十岁,却在旧历新年当天安排身后事,不知是不是真有预感。遗嘱中写道:“国内财产,有杭州场官弄住宅一所,藏书三万卷,经此大乱,殊不知其存否。”
风雨茅庐是他在尘世的一处重要挂牵,那里寄托他美好的心愿和往事。他不知道藏书已毁于战火,所幸风雨茅庐仍在。抗战后,王映霞卖掉了风雨茅庐,跟随丈夫在重庆、上海生活,她想这辈子不会再回杭州定居。爱恨痴缠,风流云散,只有“王旭界”那块石头仍然留在院墙角,见证着才子佳人乱世离合的传说。
杭州郁达夫墓
本文节选自
《时过子夜灯犹明》
作者:李鹿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8-8
编辑 | 郁速则不达
主编 | 魏冰心
封面图 | 电影《郁达夫传奇》
原标题:《人生若只如初见:郁达夫的风雨爱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