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海而新|弘安里,石库门的百年回归之路(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其中,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虞洽卿,为鸿安轮船公司员工建造“鸿安里”,作为职工宿舍,与这片五方杂处的区域有着不解之缘;曾担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的沈联芳,于1900年在上海北河南路鸿安里创办人生第一家缫丝厂。见证了民族资本家、实业家们的崛起,汇聚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铁路文化、粤文化、甬帮文化、弄堂文化的鸿安里,是当时人们眼中的高尚住区。近年来,随着北外滩的开发建设和旧区改造,虹口区正在加快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与鸿安里一脉相承的弘安里,其所在的虹口区17街坊地块作为虹口区旧改体量最大的单体地块,走通了“政企合作、市区联手、以区为主”的旧区改造新模式。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历史风貌保护街坊,原弘安里于2019年完成征收后,便遵循“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原则,秉承城市有机更新理念,探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新路径。
在遵循风貌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被称作“最上海”的虹口,正向着“最上海”的方向生长。2020年,《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被称作上海近代史“博物馆”的北外滩确定了“一心两片”的发展格局——“一心”核心商务区商办建筑体量达350万平方米,包括18幢180米以上超塔;“两片”虹口港活力片区、提篮桥片区,则保持低层高密度的空间尺度,按照风貌保护要求恢复历史肌理,彰显城市文脉与活力。
距弘安里不远,是以摩西会堂旧址为核心建立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由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改造而来的创意产业聚集区1933老场坊,在“一心两片”的发展思路下,一批城市更新项目于历史文化肌理中破土而出。2021年底,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公益坊,保护性修复为文化展示与商业空间“今潮8弄”;2022年底,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雷士德工学院大楼修缮完成,并重新恢复文化教育功能;2022年中,由“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1幢新建建筑组成,上海文学馆在虹口区武进路439号正式开工,计划于2024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传承历史,赓续文脉,一座座历史建筑抖落灰烬穿越时光的河流,在开创了上海历史上各种新潮的第一次的虹口,破茧重生,满载着记忆再次站在风潮之巅。
向根脉而新-回归居住属性的石库门
石库门是2010年世博会上海馆造型的主要元素,它被视作城市的图腾。
19世纪中期,上海市中心人口激增促进房地产开发,为兼顾土地成本与建造成本,汲取江南民居空间结构与欧式联排毗连形式的石库门应运而生。这一海派文化经典符号是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在物质空间的巨象表达,是中魂与西韵的“深情相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