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年前的奇幻之旅:一个唐朝俘虏在亚非(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井渠是中亚广泛存在的灌溉系统
在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历史名城木鹿城,杜环记录了这里两座佛寺,这是西域地区存在过的多元文化的证据,后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也佐证了杜环的记录。虽然饱经战火荼毒,但类似于粟特城邦,这里的城市壮丽,如同银线般的灌溉系统支撑起了发达的绿洲农业,肥沃的土地加上高超的农业技术,让此地盛产红桃、黄李、萝卜、蔓菁、茴香、葡萄和大西瓜。城市中的土墙上有精美的绘画,木制建筑构件上也有十分精致的木雕。当地的居民身穿华美的羔羊皮裘,穿金戴银,甚至还用香油涂抹头发,维持着很高的卫生水平,这都是受惠于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贸易的结果。
阿拉伯见闻录

1200年前的奇幻之旅:一个唐朝俘虏在亚非


萨珊波斯已经成为了历史
到了约公元758年,可能是因为杜环有一技之长,他开始被阿拉伯人接纳并得到任命,他得以穿越伊朗高原,前往阿拉伯帝国的腹地。由于《经行记》的相关章节散失,我们不知道杜环笔下的伊朗高原是什么样子,不过我们可以借助慧超的描述,来补齐这一块的空白:在慧超的笔下,由于萨珊波斯已经被阿拉伯人征服,所以慧超便将波斯和大食混称。他十分肯定波斯人的贸易才能,表示有很多波斯的商人通过斯里兰卡的狮子国去广州和唐朝贸易。而且还提到了波斯人本土的畜产众多,语言和周边各族群特别是阿拉伯人区别巨大。但唯独没有提到他们的军事,这暗示少数阿拉伯人征服者承担了帝国的大部分军事义务。
最终,杜环被被送到了阿巴斯的政治中心库法和正在营建中的新首都巴格达。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正好赶上了改朝换代的时期,也恰逢帝国大举扩张的鼎盛期。帝国急需打压前朝余孽,镇压各地叛乱,正是用人之际;作为后起之秀,帝国也急需各族人才提供行政管理的经验和科技文化知识。
所以《经行记》的记载暗示,杜环也许和其他的唐朝俘虏一起,被阿拉伯人释放,并任用为技术人员或者军官。他目睹了阿巴斯王朝修建新首都的情形,也让他对穆斯林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在当时阿拉伯君主的王号是“暮门”,也就是穆敏——“信士的君长”。新首都熙熙攘攘,聚集了大量各地人才,波斯人、犹太人、希腊人、印度人齐聚一堂,带来了各自的经验、文学典籍、科学著作或者医学经验,帝国以比较开阔的胸襟,将各族人才收为己用。正因为拥有这样的胸襟和人才,阿拉伯人才能将各种古希腊和西亚等地的典籍翻译成阿拉伯文,保留了大量古代文化成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