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件文物中看粟特艺术与文化(上)(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唐(618-907年),釉面陶器,高58.4厘米。1957年出土于长安(西安)西郊的可追溯至723年的唐代右领军卫大将军鲜于廉墓中;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的文献中会用“柔韧”或“活力”来描述粟特人的几种舞蹈,毫无疑问,“活力”这个词最为被大家广泛使用。从舞蹈的名称中,我们也可以想到他们的舞是充满了活力的:胡腾舞(外国的/胡族的跳起动作的舞蹈)以及胡旋舞(外国的/胡族的旋转动作的舞蹈)。胡旋舞常出现在中国的画中,但也会出现在中国的一些娱乐场所和生活在中国的粟特人的丧葬艺术中。据说唐玄宗(685-762年)非常喜欢这种舞蹈。为了博得玄宗的青睐,他最爱的妃子——杨贵妃,还有突厥粟特族的将军安禄山,都去学习并表演了这种舞蹈,尽管安禄山将军的体重据记载已经超过了400磅。
在750年安禄山叛乱之后,粟特人的这一血统会给他们生活在中国带来困难,但“舞蹈的粟特人”仍使一个很受欢迎的异域形象。粟特人的典型形象通常为胖胖的,高兴的并喝得醉醺醺的,一看到他们就会联想到葡萄酒。而葡萄酒也是他们在大约一千年前引进中国的。
2. 醉胡王
伎乐面 醉胡王8世纪,日本奈良时代。
泡桐木雕成,内涂层为白色,彩绘,金箔,墨水上色;粘附着马毛
高37.0厘米×宽22.6厘米×长29.4厘米
日本奈良正仓院南一区藏
这个8世纪的面具代表着的戏剧形象就是醉胡王。“胡”的英文是barbarian,日文发音为ko。在中国,这常被用来分辨来自中国西部,也就是中亚地区,或是西至伊朗的如粟特的族群。
这张面具由泡桐木雕成,有彩绘装饰,面具上的粘贴的马毛也使面具的胡子看起来更加逼真。面具上的几处小孔与人类面部的眼睛和嘴巴的位置一致,这也说明了这个面具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这个面具最有可能是一种据信在七世纪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名为伎乐的蒙面歌舞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在伎乐表演时,演员们会带着一系列不同的面具来出演不同的角色,其中许多面具在日本流传至今。
尽管对这个表演的了解甚少,但在一篇13世纪的名为《教训抄》的音乐作品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名为《醉胡》的伎乐,表演酒醉后所跳的舞蹈便是其特点。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