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线木偶艺人:戏允了,下刀子也要去(3)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嘉礼先生”重诺,这是出了名的。
陈应鸿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他跟随剧团到晋江乡下演出。那天晚上7点,他在泉州天后宫开演,夜间台风登陆,风雨大作。演出结束后,演员开着手扶拖拉机骑着摩托车冒雨赶到晋江。凌晨到时,衣物已然湿透,冷得瑟瑟发抖。
但演出依然要进行。戏应允下来,纵使天上下刀子也要去。
老艺人记得,在主人家,提线木偶戏班会被“特殊照顾”。其他戏班演员,主人家或许只煮上一锅咸粥供他们食用。而木偶戏班演员,不论饭菜好坏都会被请上桌吃饭。睡觉时,其他戏班或打地铺,“嘉礼先生”却一定要睡到床上。
按行规,培养一个成熟的提线木偶艺人要11年4个月。艺人入行后先跟师傅学习5年,另有4个月替师傅打工。此后再寻一位师傅学习3年,期满之后,寻一位技艺更高、名气更大的师傅,又学3年。如果没走这条道,提线木偶艺人不会被业内认可,主人家请去演戏时也会压价。
陈应鸿曾师从杨度、陈天恩、吴孙滚、魏启瑞等提线木偶艺人,后又拜黄奕缺为师。这些老艺人操弄木偶、敲锣打鼓、吹拉弹唱,无一不精。
十年青春抛掷,为的是一朝登台亮相。因此木偶戏艺人非常珍视跟演出有关的一切。每尊木偶都被演员当“佛公”供奉,木偶入箱后,绝不允许有人坐在箱子上。
登台演戏,就是木偶戏艺人的信仰。
“如果木偶戏消失,我们都是‘罪人’”
泉州市木偶剧团位于泉州市鲤城区通政巷,用于木偶戏演出的泉州嘉礼馆,是一座出砖入石、红砖红瓦的闽南传统建筑,也是剧团的老剧场。
2月12日下午4点,一场提线木偶戏在此演出。下午1点多,嘉礼馆外已有数十名游客等待。
演出即将开场,工作人员打开嘉礼馆两扇门,观众鱼贯而入,馆内80余张凳子,在1分钟内便坐满了人。没有座位的观众几乎塞满馆内所有空地,有小孩骑到父母肩上。
春节期间,这里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演出是免费的。”陈应鸿说。平日这里的上座率并不乐观,一些收费场次的演出,有时只有四、五个观众,包袱、笑点出现时,只听到稀稀拉拉的掌声和笑声。
业余戏班在逐渐减少。老艺人介绍,泉州鲤城区一带,光是提线木偶戏班曾经就有十几个,如今整个泉州市,成规模的业余戏班仅两三个。这些业余戏班演员大多兼职,白天或养猪,或卖肉粽。
在乡村,提线木偶亦难觅踪影,很多老人已多年没见到过“演嘉礼戏”,甚至与之类似的布袋木偶戏也比以前少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