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雷希特专栏:“我将自己疏离于世界”

2023-06-17 来源:飞速影视
1933年2月初,慕尼黑有个年轻人进入了某种形式的自我隔离。卡尔·阿玛迪斯·哈特曼(Karl Amadeus Hartmann)——这个名字的中间部分说明了他的职业——把他写下的乐谱锁进了抽屉,他决定,只要希特勒还在掌权,他的这些作品中哪怕一个音符都不该在德国奏响。

莱布雷希特专栏:“我将自己疏离于世界”


卡尔·阿玛迪斯·哈特曼
对于一个27岁的作曲家来说,这样的行为堪称勇敢。由此产生的代价可能远不止可能毁灭他刚刚起步的职业生涯。当赫尔曼·舍尔兴大胆地在布拉格指挥上演他的《苦难》(Miserae)时,德国大使递交了正式抗议,针对这部作品所题献的对象:“致我的那些不得不死去上百次的朋友们,那些沉睡于永恒的朋友们:我们没有忘记你们(达豪 1933-1934年)。”
哈特曼受到纳粹的旅行限制,但他的岳父,一位富有的实业家保护了他,使他免受残酷的报复,并为他在斯塔恩伯格湖旁边的一座别墅中提供了住所。哈特曼可能也获得了某种保证,只要他不乱说乱动,他的妻儿就不会有危险。曾经与我有过书信来往的伊丽莎白·哈特曼,将他形容为一位“被动的抵抗者”。我也从其他人那里听说,他会在晚上偷偷出门,协助流亡者翻过大山走向自由。哈特曼是德国唯一一个反对希特勒的作曲家,他以一种内在流放的方式实现了这一点,我们现在将其称为“自我隔离”。
前几天,在我得知另一位自我隔离者——克里斯托弗·潘德雷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的死讯时,我播放了一些哈特曼的音乐。潘德雷茨基在登比察长大,这是波兰的一个小镇,犹太人口占了70%。他小时候曾经学过一些意第绪语的词汇和歌曲。然后他目睹了犹太人被成群赶入隔都,再被送上死亡列车。潘德雷茨基将他的意第绪曲调,以及其他许多音乐,一起压抑起来。

莱布雷希特专栏:“我将自己疏离于世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