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却来万里觅原乡(3)

2023-06-22 来源:飞速影视
“苍茫之感”灌注在《掬水月在手》整部影片之中,它不是通过故事、台词或某个画面来表现,而是一种弥散于全片的调性。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是运用器物空镜,盛唐时期的长安地图、唐代壁画、器具、洛阳风光,以及使用充满历史感的物像和景象,诸如石窟、佛像、石碑、拓片、卢沟桥、孔庙、紫禁城,原野、天空、河岸、水月,这些图像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实则暗含着一种文化黏性。这是因为,在这些图像寄托了中国人独有的情感和审美。
叶嘉莹论诗词时常使用“语码”的概念。用她的话来说,“一个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民族中,有些语言符号经过长久的使用,往往形成某些固定的联想,而且只有属于这一文化传统之内的人,才熟悉这种联想。”比如,杨柳、落日、残月等词嵌入中国诗词时,就承载着一套文化编码,中国人或受中华文化哺育之人,看到这些词时,便会生发出感慨。与此相似,《掬水月在手》中的空镜也可看作“语码”,当它们在银幕上闪过或停驻,不论清晰还是模糊,都有一种直击心灵的效果,让观者联想到其背后蕴含的东西。同时,影片中还有许多叶嘉莹吟诵诗歌的场景,如果把诗词比作一颗茧,那么,她的吟诵好比从中抽出了一个线头,那宁静而庄重的姿态,以及女性独有的音色音调,把这根丝线越抽越长,在我们眼前缠绕、飘舞,终与把诗词中蕴藏的灿烂华美展现出来。
光影传递家国情怀
《掬水月在手》分为若干篇章,大多篇章以叶嘉莹旧居的建筑格局为名,分为大门、脉房、内房、庭院、西厢房、无题六部分。导演陈传兴认为,建筑可以是居住空间,也可以是记忆宫殿。实际上,建筑还是情感的容器。住所的格局、布置,反映出主人的思想和情感。再超凡脱俗的人,如果你看到他日常起居之所,也会感到他世俗的一面。影片中多次出现她看着照片回忆往事的场景,也多次出现其人生不同阶段的居室,我以为,这和影片独特的篇章结构一样,对于表现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诗人和诗论家,叶嘉莹所秉持的理念,正如她的老师顾随所言,一切“世法”皆“诗法”,离开了“世法”,“诗法”就站不住脚。因此,当我们从影片中看到一个饱经沧桑的普通老者叶嘉莹,反而更能体现其诗歌所寄托与表达的深沉的情感。这种情感无疑是复杂、丰富的,但我以为最内核的是家国情怀。
影片中记述了叶嘉莹1974年第一次回祖国探亲,写下《祖国长歌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此诗后来收入《迦陵诗词稿》时,她专门写道“当时曾由旅行社安排赴各地参观,见闻所及,皆令人兴奋不已。及今思之,其所介绍,虽不免因当时政治背景而或有不尽真实之处,但就本人而言,则诗中所写皆为当日自己之真情实感”。影片对此所作浓墨重彩的呈现,让我们感受到,家国情怀如一根虽纤细却坚韧的线,牵着如叶嘉莹般受其哺育华夏子孙,纵背井离乡几十载,相隔几万里,也无法背弃与忘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