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出口,不日本(6)
2023-07-07 来源:飞速影视
上世纪70 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严重依赖石油的重工业生产成本普遍上升。日本政府举全国之力,发展重心向技术集中度高的电子产业转移。索尼、日立、东芝等一大批日本电子企业相继兴起,并大有赶超美国,坐稳“高技术产品龙头”之势。
一开始,Made in Japan在欧美就是“垃圾货”的代名词,除了产品质量不靠谱外,日本货还特别喜欢“山寨”欧美名品。1958年,丰田汽车首次进入美国市场,整整两年,销量不过几百台。直到石油危机导致油价猛涨,许多美国普通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油费,才转而购买物美价廉低油耗的日本车。日本货从模仿起步,直到积累了经济和技术基础之后,大量投入走上研发之路。
1948年,贝尔实验室,威廉.肖克利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半导体晶体管。盛田昭夫产生了研发放进口袋的小型收音机的想法,1953年,索尼公司花费2.5万美金的巨资买了西部电气授权的半导体专利。而这笔外汇巨款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日本通产省用了半年审查才批准。索尼公司经过刻苦研发,终于开发出了能装在上衣口袋里的“walkman”。索尼将小型收音机又卖回给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国不再是最大的债权国,就连美国本土不少地标式建筑都收归日本商人囊中。这让许多美国制造大企业、国会议员坐不住了。由于日美贸易长期逆差,美国对日政策由扶持转为遏制。1985 年,日美签订“广场协议”,其主旨就是“推高日元,贬值美元”以此来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 5%以上,日本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逐渐丧失,让气势汹汹的日本厂商收回了手里的“武士刀”,出口导向的日本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