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武汉老码头渐行渐远因码头而兴的城市拼搏精神将薪火相传(2)

2023-07-07 来源:飞速影视

关注|武汉老码头渐行渐远因码头而兴的城市拼搏精神将薪火相传


上世纪初停在汉口码头的轮船 江汉关博物馆供图
流通巷码头起坡的货物多是大宗的食油和皮油。大水巷码头主要搬运老河口、汉川、天门、沔阳来的棉花。肖家巷大码头运芦柴、小码头运江西瓷器。沈家庙码头靠药帮巷,那一带是各地商帮药材行栈号店集中的大市场,主要起坡中药材。稍远一点的,汉阳鹦鹉洲,是竹木专业市场码头。
那时汉江、长江沿岸的“划子”(即小船),比现在的大饭店门口排队的的士还要密。插队抢客,是常有的事。水上交通非常发达。汉水改道后100多年,汉口非常繁荣。
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大江经济时代”。随着租界建立和长江近代轮船运输的日益发展,临长江沿岸开始相继拓建一批近代轮运码头。兴旺发达的港口码头使得武汉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至1910年,汉口有大小洋码头74个。到 1926 年,大大小小洋码头有 87 个,从江汉关一直延伸到丹水池、谌家矶一带。
20世纪初,随着汉口民族工业的发展,硚口以上的汉水边由民营企业修建了一些专用码头,至1928年,有这样的专用码头25个,一直延伸到皇经堂、古茶庵一带。这些水码头都是土码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武汉有水码头243个,陆码头220个,码头工人5万左右。
在上个世纪之交,武汉人很“牛”:汉阳铁厂亚洲第一,内河航运全国第二,中国四大金融中心居第二把交椅……武汉人“望上海而小天下”,眼里只有上海。到新中国成立时,武汉三镇人口已经超过百万人,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码头的航运依然繁盛。进入90年代后,随着陆路、航空的迅猛发展,长江航运业“风光不再”。
汉口开埠后成为“东方茶港”

关注|武汉老码头渐行渐远因码头而兴的城市拼搏精神将薪火相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