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中国人远赴西伯利亚淘金:只要进了沟,黄金就到手(4)

2023-07-07 来源:飞速影视
一路奔波累得筋疲力尽的人们,能住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吃上黑面包、土豆汤,喝上二两酒,舒展下筋骨,是最惬意的了。
薛万元一行人在这里歇了两天,就又上路了。
从大岭到新沟还要走上一个星期左右,不过已有毛道可通,还有雅库特人赶着“四不像”往来,再不用向导了。

100年前,中国人远赴西伯利亚淘金:只要进了沟,黄金就到手


沿途多是高山与河流,奇怪的是大河里竟有不封冻的“碃沟”,在河中间冒着蒸腾的水气,远远望去,白雾茫茫。
大河中间没有积雪,俯身下去可以看见在冰层下面游动鱼,当地的少数民族就在河里串网捕鱼,卖给金沟里的淘金工。
一段路程后来到“多罗木”,往前再走五十公里到“阿拉泉”,从阿拉泉翻过山去走七、八里路就到麒麟沟了。
经过四十多天的艰苦跋涉,薛万元他们五个冒险者,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走进了麒麟新沟,加入到淘金者的行列中去。
金沟里的华人社会
在麒麟沟里的淘金工,山东、河北人居多,也有少数山西及其它地方的人。
薛万元他们来到金沟后,五个人全都加入了金班,当上了采金工人。
虽然在国外,但金班还是按照国内习俗称道,笃信“山把头”,忌讳颇多。
土叫“毛”,坑叫“硝”,石头叫“嘎拉”,使用的工具都带有金字,什么金揪、金镐、金销子等等。
淘金工们自行组成金班,每个采金班十人各有分工:有创镐、上锐、推车、看水流、压泵、摇金和做饭的。
每个班的头目叫“领流”的,负责管理班里的一切事物,采到黄金,由“领流”掌管分配,那时的规矩是:不管做什么工种都平均分配。
“领流”管理的好,采到的黄金多,大家便提议另外多给“领流”一份酬金。
新沟地高寒地带,永久冻土层异常坚硬,手工淘金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不定时。

100年前,中国人远赴西伯利亚淘金:只要进了沟,黄金就到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