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建历史追溯:永定门建成以来经历五次战争(3)
2023-07-07 来源:飞速影视
庚子国变后的永外地区
丁巳讨逆之战
1917年(丁巳年)5月,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撤销段祺瑞国务总理之职。段乃策动北洋各省督军独立,不承认黎元洪政府,政局一片混乱,史称“府院之争”。黎元洪电召徐州军阀张勋进京调停。张以十三省军事同盟“盟主”的身份,率领五千辫子军,于6月14日进京“调停”。
张勋首先逼黎元洪解散国会,随即将祈年殿改为辫子军司令部,后又与保皇党密谋,于6月30日晚潜入紫禁城,晋见溥仪,当晚召开所谓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政变,复辟清王朝。会后张勋立即命令辫子军占据城门、车站、邮局等要害部门。7月1日凌晨,张勋穿戴朝服补褂,率康有为等人拥戴溥仪再次登基,发布上谕:将民国六年改为宣统九年,易五色旗为黄龙旗。张勋因拥立有功,被封为议政大臣、直隶总督,恢复清代旧制。
复辟消息传出,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各大报刊纷纷发表文章通电,痛斥张勋叛逆。教育界、商会等群起声讨张勋的倒行逆施。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号召全国一致为反对复辟、拥护民主共和而斗争。
此时,段祺瑞也装扮成反对复辟维护共和的首领,于7月3日在天津组织“讨逆军”,自封共和军总司令,分兵两路,沿京汉、京津铁路进军北京,讨伐张勋。7月5日,南苑航空学校校长秦国镛致电段祺瑞,表示愿“率飞行队与讨逆各军一致行动”,7日派飞机轰炸清宫。
讨逆军驻扎于永外燕墩一带,张勋率部屯驻于永定门及天坛、先农坛一带,并密布火炮于天安门、景山、东西华门等处。7月12日,段祺瑞讨逆军分三路攻城。张勋企图率兵顽抗,但辫子军不堪一击,最后退入天坛。张勋亲临天坛督战,讨逆军冯玉祥、吴佩孚、张纪祥等率部包围天坛。双方激战5小时,自早晨至午后,据守天坛的辫子军缴械投降,张勋只身逃回南河沿家中躲藏,旋即由德国人保护潜入荷兰使馆,其残部相继投降。溥仪在复辟12天后宣告再次退位。
民国初年的永定门箭楼、城楼及瓮城 喜仁龙摄
“永定门事变”之战
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分裂中国,阴谋制造“华北国”。他们唆使汉奸张志潭、齐燮元、王克敏、王揖唐、白坚武、石友三等,成立“正义社”,专司联络失意的官僚政客以及国民党在职的亲日分子,促成“华北国”建立。其中以白坚武、石友三等活动最为积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