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互硬件行业专题:由特斯拉机器人回溯智能交互硬件发展史(21)

2023-07-14 来源:飞速影视
3.4. 1958 年,集成电路与集成电路计算机
1958-1959 年,德州仪器(TI)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与仙童公司(Fairchild)的罗 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IC),这标志着集成电路时 代的到来。集成电路的发明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集成电路是电子管与晶体管之后的第三代计算机路线,其将晶体管、电阻、电容器、电子管 等一连串电子元件全部集成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上,功耗低、体积小,性能却远超 之前,是计算机工业内公认的未来方向。 20 世纪 60 年代初,IBM 集中精力开发集成电路计算机,根据其设计方案,新一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将同时支持科学计算、商业应用、信息处理。1964 年,IBM 推出了世界第一台集成 电路计算机 IBM360。这是一款真正跨越代际的计算机,其在硬件性能与兼容性上,均远超 上一代晶体管计算机。
3.5. 1971 年,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微型计算机
在集成电路计算机蔚然成势后,集成电路与电子器件持续向更小的外型尺寸发展,每个芯片 可以封装更多的电路。根据一个芯片上集成的微电子器件的数量,集成电路可以分为以下几 类:小型集成电路(SSI)、中型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VLSI)、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SI)。 1971 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商用计算机微处理器(CPU)4004,是一款 4 位的处理 器,仅包含 2300 个晶体管;同时还推出了 1KB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标志着大规模 集成电路出现。1978 年,64KB 动态随机存储器诞生,不足 0.5 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 14 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的来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功,大力推动 了微电子技术的进步。
回顾上述计算文明发展史,我们发现各个时代的代表性计算机硬件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关键 技术的突破,如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等,硬件集成了各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我们 再以现阶段的 VR/AR 为例,首先,VR/AR 是对过去 50 年一系列二维设备的全部生态的迭 代;其次,目前的 VR/AR 还远未达到通用型与小型化硬件的标准;最后,未来元宇宙的入 口不局限于 VR/AR 这种单一的产品形态,预计会独立发展出其他硬件体系,带来更多元的 交互与应用体验。 “真命”硬件的诞生均是翻山越岭的进化史。站在这个角度看元宇宙及其硬件入口,元宇宙 的“真命”硬件同步开启新硬件时代,在一个通用型设备问世前,会经历多次试错与多场泡 沫。有一种观点称,目前的 Oculus Quest 2 有可能仅相当于当年的雅达利 2600。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