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在时间的河里,与自己重逢(3)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夹河高山、壁立峰拔,是湘西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典型形态。这种岩石易被流水侵蚀,在石灰岩堆积的地方形成陡壁、台地、峰林、洞穴等多种多样的地貌奇观。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芙蓉镇就安坐于这样一片石灰岩地貌之中。芙蓉镇10公里外的红石林景区,清晰地暴露了这片古老大地露出地表的年龄。
5亿年前,湘西地区还沉浸在古扬子海的海底,随着历次造山运动,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隆起之后,芙蓉镇所在的武陵山脉隆起为中国三大地形阶梯中的第二至第三地带的过渡区。
相比贵州、广西比较成熟的石灰岩地貌,湘西地区的石灰岩地貌还在发育中。巨大而高耸的石灰岩台地并未被流水割裂,高耸的山脉长满阔叶林,尚未形成犹如桂林一样的扎堆的峰林。但峡谷与陡壁同样将湘西与外界隔断开来。这种地理上的隔断感在芙蓉镇的空间布局中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来。那些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石板街,无不依据地势,自然展开,成为与地质景观遥相呼应的人造美景。
家园
关于怎样营造家园,土家族匠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沈从文曾言此地是“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壮”。土家人利用地形,临崖而居,用木材搭建出让人赏心悦目的生活空间。
整座古镇,从岩溶台地的边缘起,依靠地势,逐渐上升。土家人独具匠心的吊脚楼,非常从容地克服了陡峭的山居环境,利用大挑、吊脚等一系列建筑技巧,将木制房屋建设得坚固而且宽敞。
高高飞起的檐角,架空的阁楼,具有优秀的透气性,能够在湿润的山谷气候中保持四季干燥,让房屋内的生活舒适而温馨。
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地而建,从酉水北岸的码头,蜿蜒而上2.5公里,中间是把它们串起来的石板街。
这条石板街就是古镇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就像船的龙骨,其他的巷道以此为基础展开。
石板街的两侧,高低错落地挤着南北杂货铺子。在仍以水运为物流基础的明清时期,这里是永顺县境内土特产,如桐油、茶油、牛皮、麝香、药材、土家织锦外销的出口口岸。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