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中世纪是如何认识心脏的?丨世界心脏日(3)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动画《勇敢的心脏》(2018)剧照。
然而,历史学家、作家约翰·努恩提醒人们,不要轻易把古埃及人的认知和动脉瘤等具体疾病画上等号。在著作《古埃及医学》(Ancient Egyptian Medicine)中,努恩认为医学典籍“难以借用现代心脏病学的概念进行翻译”,因为古埃及和现代的概念体系相差悬殊,也因为象形文字本身就很难准确地翻译出来。
不过,虽然古埃及人了解动脉瘤可能只是现代人的推测,但人们公认的是古埃及人相信从鼻子吸入的空气会经由肺进入心脏,然后被心脏泵出,经由动脉流向全身,给全身带来脉搏。这个观点听着也有点儿奇怪,但努恩指出,如果你拿“富含氧气的血液”来代替他们所谓的空气,“整段叙述其实就和真实情况颇为相近了”。
在当时,埃及的医学知识被其他文化奉为圭臬,因此他们关于循环系统的观点也就被其他文化接纳了。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化交流广泛,既有直接的交流(比如古希腊的托勒密王朝曾统治埃及275年),也有间接的交流(许多古埃及文学著作曾被希腊人翻译并改编)。因此,在这些文化中,人们对心脏的看法是有众多相似之处的。
“心本位主义者”中最著名的
一位就是亚里士多德
希波克拉底(约前460—前377)常被人称作医学之父,现代医学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正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希波克拉底是希腊科斯岛一家医学院的院长,因其哲学思想和医学观察而青史留名。除此以外,他还一直致力于将医学与魔法、迷信划清界限。在希波克拉底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众神的惩罚,预防或治疗疾病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赞颂、纳贡、祭祀或祈祷的方法来取悦神明。但希波克拉底深受埃及医学思想的影响,强调清洁环境和健康饮食等概念。他还认为人体内有动脉系统,内部充满空气,这应该也是受了古埃及人的影响。举个例子,希波克拉底认定气管属于动脉,这也就是为什么气管最早在希腊语里被称为“arteria aspera”——意为粗糙的动脉。
希波克拉底是不是也和古埃及医生一样,认为心脏是灵魂的居所,这一点我们还不清楚。他在著作中表达过前后矛盾的观点,有时候说是心脏,有时候又说是大脑,历史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无法分辨所有署名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哪些真的是他写的,哪些是他的门徒或同行写的。
目前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希波克拉底之前不久,古希腊还有另一位自然哲学家、医学家阿尔克迈翁(Alcmaeon of Croton)。关于人体如何运作,阿尔克迈翁提出了一套在当时极具开创性的理论。在公元前480年到公元前440年这段时间,他提出大脑才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他认为,大脑不仅是智力的源头,还是眼睛等感觉器官的必要“伙伴”。这一论断让阿尔克迈翁成了史上第一位“脑本位主义者”,也就是信奉人体的功能均以大脑为中心的人。但在他之后的好几个世纪里,“脑本位”理论都上不了台面,“心本位”理论才是主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