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打破沉默,平均要经历35次家庭暴力(5)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看到这些数据令人不免疑惑,家庭暴力,究竟为何能在一段亲密关系中,钉住女性?
━━━━━
03
以“爱”命名的陷阱,
以“操纵”为底色的侵害
00:41
在“你为什么不离开他”的责问背后,藏着一种社会隐藏认知:被家暴的女性,往往懦弱且缺乏主见。但事实并非如此。真实的家庭暴力,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美国作家Leslie Morgan Steiner,就是一名非典型家暴受害者。她毕业于哈佛,手握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结婚前她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为世界500强公司工作,强势有主见,但却在被未婚夫用手掐住脖子带着头往墙上一次又一次、脖子上的掐痕刚刚褪去的五天后,Steiner穿上她妈妈的婚纱,嫁给了这个在未来两年多的婚姻生活中,每周都有1-2次家暴行为的“灵魂伴侣”康纳。
Steiner为什么不主动结束这段关系?在《疯狂爱情》一书中,她给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虐待,因为我是这段情感关系中强势的一方。”那段不幸的婚姻,是一场以“爱”命名的陷阱。他们在纽约的地铁上相识,康纳穿着深蓝色的羊绒大衣,一头浓密的金发,带着农场大男孩式的笑容,他在华尔街的投行工作,在日后的交往中不断对Steiner表达崇拜。他甚至向她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小时候他曾因为被继父家暴导致辍学。
Steiner对自己的工作和人生足够自信,却对家暴模式和发展一无所知。她以为自己依然是主导方,依然能够帮助伴侣走出童年创伤,却陷入了对方布下的陷阱。先是被幻象蒙蔽,接纳自己在关系中的“强大”;接着被施暴者引诱,离开熟悉的环境,隔离受害人。康纳说纽约有太多不美好的回忆,辞掉了工作要Steiner和他去另外一个城市,Steiner虽然不想离开纽约但还是答应了。暴力便在新的环境中,肆无忌惮地发生了。每当家暴之后,康纳都会解释自己是受童年创伤影响,一切都是偶发的,只有Steiner能拯救他。
宇芽的故事,与Steiner截然相反。她在亲密关系中是弱势的一方,起初被施暴者吸引,带有盲目的崇拜之情。但两个人的故事,都带有“操纵”的底色。Steiner被虚假的强势感所操纵,宇芽则被对方施加的“自我矮化”所操纵。
家暴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这种“操纵”背后的机制。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美国家庭暴力研究所的心理学家蕾诺尔·沃克提出了“受虐妇女综合征”理论。在采访了1500名受害人的基础上,她总结出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行为存在包含四个阶段的暴力周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