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神人之间(上)(4)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在开元寺的一角,有一处巨大的烟囱。当地文化博主“思亚”说,它属于开元寺的厨房。因为泉州人的惯例是每月十六要去寺里吃一碗斋面。在泉州,生活与信仰既是如此,相辅相成。
接纳万方
在宋元泉州海运鼎盛之际,除佛、道外,这里还有景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并存,大小寺庙近千个。
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间有一样宝物,那就是一对十六角形的辉绿岩石柱,那里雕刻着二十四幅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草图案。这是崇祯年重建时从废圯的印度教寺庙遗物移来,在我国佛教建筑中是独一份。
为何会有印度教寺庙?这便要提到泉州的另一美名“世界宗教博物馆”。南来北往的商贾,为泉州带来了全世界的宗教文化。印度教便是其中一支,如今虽已式微,但泉州陆续发现和出土了不少印度教石刻,最有意思的,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展示的一张照片,那是湿婆之妻帕尔瓦蒂的塑像,被晋江的某地村民当作了观音,放入神龛中虔诚祭拜。
在海洋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阿拉伯商人则带来了伊斯兰文化。早在唐朝时,泉州便成了阿拉伯人在中国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记载,武后天授(690—692年)年间,侨居广州、泉州、扬州的阿拉伯人“数以万计”。到了明朝,何乔远还在《闽书·方域志》载:“吗喊叭德(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圣人,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618~626年)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谒储)、四贤(我高士)传教泉州,卒葬此山(灵山),然则二人唐时人也。”
正是他们建造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也就是现在的清净寺。根据如今学术界的判断,以该寺门楼甬道后北墙上所嵌阿拉伯文纪年石刻为准,普遍认为该寺本名应作“艾苏哈卜寺”,创建于伊斯兰教历400年,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泉州,神人之间(上)


清净寺奉天坛遗址。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从烟火缭绕的关岳庙出来,仅仅一步之遥的清净寺的门楼让人恍然有“穿越”之感,仿佛来到了中亚的阿姆河之畔。它有着典型的中亚风格,用进口辉绿岩和花岗岩砌成,门廊带有双凹半穹顶,连接着有半穹顶的甬道。门楼后墙上的阿拉伯文石刻历经八百年风霜,讲述着它的历史,直至上世纪50年代,被翻译为汉语后,人们才知道它是泉州的第一座清真寺,建于公元1009-1010年之间,而这座门楼则建于公元13世纪,由来自伊朗设拉子的著名建筑师鲁克伯哈只亲自设计,为它增加了高耸的穹顶、加阔了甬道,翻新了窗户。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在一座福建的城市,能见到800年前伊朗最时髦的建筑风格呢?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