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惊魂夜》:一场虚张声势的闹剧

2023-10-26 来源:飞速影视
原标题:整容式改编“侦探女王”阿加莎小说(引题)
《威尼斯惊魂夜》:一场虚张声势的闹剧(主题)
文汇报记者 柳青
《威尼斯惊魂夜》让人眷恋的部分是它的结尾,和剧情无关,空镜头里拂晓的威尼斯太美,朝阳洒落公爵府的画面流露着壮丽的美感,它独立于小说和电影之外。威尼斯这座城市有着凌驾于时光的吸引力和蛊惑力,发生在威尼斯的爱与死,没有年代感和时间感——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挥霍无度地浪费了威尼斯这个自成一体的特殊角色。其实,他也浪费了“侦探女王”阿加莎的创意和一群尽职尽责的演员们,由小说《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改编而来的《威尼斯惊魂夜》,成了一场虚张声势的万圣节闹剧,极尽浮夸,极尽过火。
“陌生化”的波洛破案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被认为是阿加莎小说里“不够出色”的一部,未必是阿加莎在写作中失了水准,确切说,这个故事打破了读者的期待和惯性思维,它类似于让侦探波洛走串了片场,穿越到马普尔小姐的故事里。小说情节发生在伦敦周边的新兴小村镇,小镇是个带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常态又倾向半封闭的熟人社会,通常在阿加莎的笔下,这类“小镇疑云”的环境是马普尔小姐发挥本事的地方。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对熟知波洛故事的读者而言是种“陌生化”的体验,对波洛本人也构成一段“陌生化”的破案经历。波洛出场前,谋杀案就发生了,一个被认为撒谎成性的少女离奇地死在万圣节前夜的派对里。波洛受了好朋友、悬疑小说作家奥利维耶的邀请,从伦敦赶到镇上,这个低调、和蔼的小老头,不动声色地潜入“每个人认识每个人”的小世界,他从看似毫不相关的细节里摸索到真相惊人的“全景”。
这个故事里有诸多熟悉的阿加莎元素,比如,连环套的悲剧始于对金钱/遗产的谋算,接二连三地出现被欺骗又被谋害的姑娘。但《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并不是阿加莎重复自己套路的一部“行活”畅销小说,她在熟悉的桥段里写出了对战后英国社会变迁的观察:城镇化发展造成的人口流动,流行文化造成的老辈人和年轻人的代沟,老一代对越来越迫近的外部世界感到不信任,但凡带着不确定因素的人和事都让人们感到恐惧,莫名的“精神不稳定”成为弥漫在社会中的症候。阿加莎没有刻意地在叙事中强化社会议题感,她的笔触是克制的、又是轻盈的,给人错觉她只是漫不经心地写了些小镇轶事。
低姿态的小说vs大尺度的电影
原作中,没有任何惊骇的内容发生在明面上,哪怕是波洛确认凶手的身份并察觉他将要对新的受害者下手时,那仍然是花园闲谈的平和场景,凶手不响,波洛更不响。阿加莎的写作特色是维持低微的姿态,人物的行动和感受都是微妙的,不易察觉的。这个故事里波洛唯一表露出他的“感受”,是他坚持穿正装皮鞋走了太多的乡间小路,以至于双脚剧痛,而脚痛这事又是不可见且不足为外人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