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走向“小情节”,改造青春剧(3)
2023-10-26 来源:飞速影视
其次,主角配置上,从童年、小学到初中、高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角陪伴罗琦琦的成长。有的主角可能跨越一到两个阶段,有的主角可能无故或因故消失后又回归。但无论如何,多个主角撑起的成长冲淡了强戏剧性的唯一性和宿命感,复原了真实人生的阶段性和断裂感。毕竟,在现实生活里的成长,尽管不无遗憾,但往往一个人也只能陪你走一段。
另外,《年少时光》也并不完全在意时间的线性流逝和现实的连贯性。一段重要的情节,如果对两个主角都重要,那就可以从不同视角重复讲两遍,看对不同的主角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比如,罗琦琦骑着自行车,念“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那段戏,就从罗琦琦和张骏的视角拍了两遍。思绪如果从中学时代飞回了童年,那就用一只超现实的鸟引领思绪回到过去,用两集甚至更多篇幅追溯童年往事和心结,哪怕这只是现实里中学时代的罗琦琦在车站的恍神一瞬。现实也可以是断裂的,甚至是环形的。当女主角完成了与过去的和解,她在回乡的大巴上下来,遇见的可以是过去的自己,然后双方来一次人生对话,再一次坚定来路和去向……
当然,因为还没完全倒向反情节的天平,主角的被动性、人生因果的无常性,还没能在《年少时光》中占领上风。
青春剧的“反过来走走”
如果对接到学术批评体系,电影研究中常用来形容文人电影的“以心理情绪为中心”,用来形容这《年少时光》也相当合适。正因为以心理情绪为轴线,它才能一定程度上突破以情节为中心的模式。放弃了让矛盾推着观众走的省力模式,《年少时光》才呈现出更偏向自然、灵活、松散的诗化叙事外貌。
《年少时光》用“小情节”改造青春剧也与青春剧当下的创作困境有关。拍青春剧的创作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青春无小事”。意思是,对经历单纯、心思敏感的少男少女来说,任何小事都可能在心理烙下印记。我跟外界怎么沟通,我怎么去跟外界和解,也是在这些小事中完成。由此,国产青春剧形成了独特的限定风格和叙事程式。军训、运动会、文艺汇演……这些质朴的校园小事成了剧中可以绵延数集的大矛盾。苦口婆心的班主任,循循善诱的辅导员,再加上三五成群、一起闯祸的同学,这些扎根校园生活的典型人物占据了青春剧的主舞台。但演绎“青春小事”不能只靠无限放大细节,当还原的颗粒度到达一定层级,就很难做到细腻却不琐碎了。
《年少时光》用“小情节”竖起的探向心理现实的探针,便是一种“反过来走走”。在给观众看过了太多青春的生活纹理后,主创选择将镜头一偏,对准青年们蜿蜒曲折的心理生长纹。在那些青春日常小事里,事实上潜伏着关系人格成长的“大问题”,比如,我究竟是谁?我的未来在哪里?我跟外界怎么沟通?我怎么去跟外界和解?抓住了这些“大问题”,青春剧的格局打开便有了新可能。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