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社会人”挤不进上流社会(5)

2023-10-26 来源:飞速影视
依赖流量恰饭的群体,低俗之名挥之不去,公众形象不佳,常用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贴标签、赚美誉度。
如果还不管用,那就干脆改变整个社会评价体系。
通常,群体审美就是三种类型。
上流社会是基于地位和财富的文化自信,喜欢用深奥的东西彰显不凡。
中产阶级善于把经典普世化,比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断演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蓝色多瑙河》等作品,虽然破圈也丧失了原有的精神属性。
普罗大众反倒坚定做自己,总是选择最熟悉的娱乐方式。
过去审美标准是自上而下的,康德坚信“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把审美抽象化,否定了阶层区隔,公众很讨厌这种精英式的傲娇。
布迪厄认为“民众的精神气质暗中以一个反论题对抗美的分析的每个命题”,他把这种倾向视为“大众美学”对“纯粹美学”的反抗。
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成了掌握大量文化资本的超级平台的特权,后者不动声色的以流量为驱动,以社交和泛娱为手段,推动五观决定三观。
福布斯去年的名人收入榜冠军是23岁的kylie jenner,后者有模特的头衔,有自己的化妆品公司,但本质就是个网红,光社交影响力就值1.54亿美元。

“上流社会人”挤不进上流社会


时间回到10年前,当时的名人榜冠军还是Oprah Winfrey,传统媒体的脱口秀女皇,亚军是歌后碧昂斯,季军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十年之间,财富向流量转移,大势已成,甚至成为度量文化的标尺。
明星拼票房,作家讲销量,网红看粉丝,只有科学家的成绩仍然依赖诺贝尔奖的背书。
艺术圈也不例外,梵高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受到追捧,作品拍出天价赢得身后之名,杰克逊·波洛克的绘画当年被指为“涂鸦”,但2006年11月3日拍出天价1.48亿美元,浮议立马归于沉寂,市场说明一切。
长远来看,一个人、一群体、一行业的阶层转化,不取决于经济资本,不依赖同时代的风评,流量 资本自有改天换地的能力。
对那些一夜成名、令人侧目的“上流社会人”来说,不管是“低俗”指控还是王思聪的排斥都没用,只要没有超越流量和算法的约束机制,“下里巴人”打败“阳春白雪”,只是时间问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