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的美食(辣篇)自贡的辣不止是辣椒,以前也没有辣椒(2)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自贡菜系的鲜辣的兴起其实时间并不长,因为自贡的盐井让食盐充足的他们在1905年前都很少使用辣椒作为调料,1850年后的湖南、湖北和贵州的辣椒流行,甚至成渝两地也已经风靡都没能影响到当时自贡菜的根基。
自贡菜长久以来也对辣的味觉有所追求,因盐井而富裕的自贡人对辣味的追求更是历史悠久,那时候自贡菜的辣味调料主要是肉桂、茱萸和辣蓼,现在的年轻人肯定蒙圈了,还有人会立马去百度,可能也看不全,只有我来唠叨两句:
古时的自贡潮湿甚至超过成都,肉桂、茱萸和辣蓼都是辣味的调料,同时这三种植物又都是药材。
辣蓼,现在少见了,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的功效,多用于痢疾、肠胃炎、风湿关节痛、外用皮肤湿疹等症状。
茱萸,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那句诗词提到的植物,它又名“越椒”,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也是著名的重要。
肉桂,现在在自贡菜里面也依然常见的调料,味道辛辣,它有温中补肾、散寒止痛功能,治疗腰膝冷痛,虚寒胃痛,腹痛吐泻等症状。
看完这三种调味料,又看完它们的药用价值,就能明白,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除湿解毒、祛风利湿、逐寒祛风、肠胃治疗。
那么这种辛辣的需求就不仅仅是对口感的述求,而是身体调节的需要,自贡属于盆地气候,多雨且日照时间短,空气特别潮湿,除湿就成了这个地区的人类必须时刻要关注的常态,摄入除湿的食物就会成为老百姓的日常。
在辣椒进入自贡后,无论是辣度口感还是香味,都远胜肉桂、茱萸和辣蓼,一时风靡整个盐帮菜,基本上辛辣的调味品辣椒就替代了茱萸和辣蓼的存在,现在的自贡菜除开部分卤味还有肉桂的存在,茱萸和辣蓼都已经难以见到。
自贡人食辣但不嗜辣,也并非每个菜都是以辣见长,晒醋也是自贡菜的佐料灵魂伴侣,甜酸味也是自贡菜的一个类别,一边食辣一边解辣,只有追求美食的人才会去搭配这种奇妙化学反应。
自贡菜的辣椒多样化,无论是红辣椒、小米辣、朝天椒等,都能应用在菜肴里,都与当年盐都的文化有着关联,又分为了盐商菜、盐工菜、会馆菜三个支系。酸菜、大蒜、小米辣组合的下饭菜就是盐帮菜系的盐工菜代表,辛辣且重盐下饭,水煮牛肉、家常田鸡、冷吃兔、富顺豆花等也都是自贡菜的代表作。
每家每户对辣椒的理解和烹饪手法各不相同,做出的辣菜各有妙处,但绝不妥协自成一派,家庭主妇和家庭煮夫们各自能有祖传正宗盐帮菜菜系,但绝不融合,相互较劲且包容,这就是自贡菜能百花争艳的原因,连大类别的麻辣、鲜辣、甜酸都能同时并存且互不相让。
辣就是自贡,自贡菜不一定都是辣,而自贡人骨子里面对抗潮湿阴冷的决心都是辣的体现,或许只有一桌自贡菜才能够阐述清楚他们对辣的理解,对辣的溺爱和依赖。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