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县令的诞生:重重选拔、万里挑一,操碎了一颗“父母心”(4)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一是扶持县域内官学以及大小私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惟有教育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彻底的途径,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教导百姓以明礼向善,自发维护国家的统治。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也是是其教化职能最容易出政绩的方法,大概是是因为县学以及私塾的存在有目共睹吧。
二便是通过禁止私藏违禁书籍、非法祭祀,以此保护民众思想的纯洁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见古时百姓生活之不易,所以很多百姓会寄托于神佛之中,以求来世平安喜乐。而古代教育的落后,致使许多百姓乃至官员对于这些迷信思想都十分推崇,但是宗教信仰与皇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受到皇室打击。
如贞观年间的杨纂,时任长安令,“有妇人袁氏妖逆,为人所告,纂究问之,不得其状。袁氏后又事发伏诛,太宗以纂为不忠,将杀之。”因神明妖邪之事犯禁而被杀,可见朝廷对于禁书、非法祭祀的打击力度。
3、县令的司法职能:明辨是非,依法治理
古代封建社会与现代不同,现代的基层将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割开来,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但是在唐代,张国刚先生对此曾有过以下感慨:“唐代地方民事、刑事案件皆由州县长官审理,地方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是合一的。”这是唐朝与现代十分不同的一点,县令不仅有着行政权,还有司法权,既是县域内最高的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的司法长官。

古代县令的诞生:重重选拔、万里挑一,操碎了一颗“父母心”


勘查刑事案件
对于辖区内发生的任何案件都有着审判权,对此张国刚先生曾说过:“唐代地方县域没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机构,凡县域辖区发生的盗案、命案或其它刑事诉讼、民事纠纷案等等,均由县令一人审理决断。为保唐律威严,也为了百姓利益,县令不仅需要明察秋毫、明辨是非,也需要熟知唐朝的种种律令格式,做到依法治理。
4、县令的管理职能:怜弱惜贫,维护秩序
社会秩序良好是发展经济的前提。而对于县令来说,县域内社会秩序的好坏也是其县令的门面之一,而对于百姓来说,社会秩序的好坏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和平之时打击违法犯罪、惩治地痞豪强;战乱之时守卫县域,保护百姓家财生命受损也是县令的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这些都与县令的政绩息息相关,关系着他们的仕途发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