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芯片,这个领域的卡脖子更“要命”!(4)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第三,由于医疗器械领域属于多学科交叉,在科学界声音始终不出众,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研究的院士寥寥无几,一定程度上导致该领域话语权缺失。
以上种种,都说明医疗器械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严重不足,造成这个领域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原始创新突破和核心技术。
医疗机器人 图/新华社发
医工交叉不能流于形式
《财经国家周刊》:医疗器械行业是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型行业,该领域的研发创新需要大量的跨学科、复合型技术人才。我国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有何进展?
樊瑜波:医疗技术的变革需要科学家与工程师的通力合作,不论是血压概念的提出、骨科耗材的研发,还是从X射线到计算机断层扫描算法、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革新,无不是医工交叉融合的创新成果。而一个个医学难题的破解,大多也离不开对理工科知识的娴熟运用。
例如,往墙上钉一颗钉子,很容易固定,但如果往人体植入骨钉,受压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很容易脱落,那么患者怎么办?如果传统从医的人不研究,工程专业的人认识不清,这个问题也就无从解决。所以直到现在,我国种植牙所需的种植钉仍然以进口为主。
这类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对学科交叉理念的认识不足,医、工科长期分裂,导致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缺陷,相关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紧缺。
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医生群体理工科水平普遍不足,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跟不上。一方面,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主要是五年本科制,医学生从高中生中招录,其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知识基本停留在高中水平,大学阶段在这些方面的学习非常粗浅。另一方面,理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生命科学的重视也严重不足。
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决定了我们的医工交叉融合依然停留在“医生提问题、工程师去解决”的初级阶段,流于形式,难以推动真正的源头创新。
对比国外,医学人才培养体制大有不同。例如,美国在本科阶段并不提供医学专业,想要申请美国的医学院,国际生必须要确保完成四年本科获得学位,并且完成医学院所要求的相关课程学习。其中,生物、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课程大多是必修,有的学校还会要求物理、数学以及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学习。所以,美国的医科生大多以理工科本科为基础,有生物学、电子工程或机械工程等专业背景,很多医生都有很好的工程素养和能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